一个机器人的“水下生存之道” | 我有嘉宾
付费阅读

我有嘉宾 · 2018-04-23



导读

进入2018年,水下无人机领域受关注程度倍增,国内水下无人机公司越来越多。最近,「我有嘉宾」记者第一时间获悉,作为国内第一家做水下无人机的民营公司,声名在外的深之蓝已经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创业公司,正在进行B轮融资。

 

习大大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特意提到了“海翼号”深海滑翔机,而作为它的全球独家运营商,深之蓝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创建这家公司的人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能力?

 

4月12日,「我有嘉宾」记者采访了深之蓝创始人兼CEO魏建仓,试图勾勒出这位行业先行者更细腻和真实的一面。


“不能说太多”

深之蓝已经在媒体上曝光过多次,但每一次,魏建仓都谨慎地转移着媒体对他个人的关注,特别是创业之前的职业经历。        

 

采访中,「我有嘉宾」记者特意问到了这个问题。魏建仓没有回避:“没办法,创业之前是在军队,不能说太多”。

 

魏建仓现在去美国的签证要一年一审,每次审都要一个半月才能下来。深之蓝在美国已经建立了业务团队,开拓美国市场,未来筹划收购一家美国本土水下机器人品牌。他不想让自己未来的出行更加不方便。

 

魏建仓能透露的程度,仅仅是“2006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毕业,入职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从基层干起,28岁成为厂长助理。在部队工厂的日子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但一眼能看到头,他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于是在2012年年底递交了转业报告,开始创业。”

 

但不难看出,那些“不能说太多”的职业经历,对深之蓝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特殊性

最明显的影响,是深之蓝在水下无人机行业里特殊的发展路径。

 

对于2012、2013年的水下无人机市场,魏建仓是这样描述的:“深之蓝出来之前是没有这个行业的,或者说这个行业里面没有民营公司,一般都是国家的研究所在做。由一个民营的创业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是难以想象的。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魏建仓在2013年创建的深之蓝,成了国内民营水下无人机公司的鼻祖。

 

刚开始,魏建仓非常坚定地把深之蓝的目标客户定为军方。魏建仓说:“我就是做这个领域的,因为在军队呆过,我了解军方的需求。对我来说,很多东西都是通的。当时离职创业时,我觉得自己应该有能力研发出满足军方需求的产品,但至于要花多长时间做出来,是不是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就接到单子,心里其实并不是特别有底”。

 

虽然已经对这个特殊方向的创业艰辛程度有所预期,但现在回想起来,魏建仓还是承认自己当初太懵懂。

 

单单是做水下探测这一项,就刷新了魏建仓对创业公司做这一行的难度的认知。魏建仓和同伴们租渔船出海做水上实验,一条渔船一天就要两三万块钱,这里面有太多艰苦的事情。当时做的一些实验,他现在想来都还后怕。在船上做实验太久,有段时间魏建仓一看到海就想吐。


考验

但真正最困难的地方还不是测试,是产品研发。

 

深之蓝最初采取的策略是高价买来国外的产品,拆开仿制,但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差、参数也差很多,魏建仓觉得根本不行。

 

于是,后来做缆控水下机器人(ROV)“海豚”的时候,魏建仓就从国外买回推进器,自己做集成系统,结果没有人买。归根结底是因为进口推进器贵,导致深之蓝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差不多,但大家都更信任国外的技术。  

 

魏建仓想了很久,认为只有自主研发推进器才有出路,但早期的研发人员都一致认为这是痴人说梦——国家都做不出来,我们怎么可能?连创始团队都产生了分歧,合伙人也认为应该去搞项目、搞关系,魏建仓则坚持认为“没有技术和产品,去赚快钱是在坑人,迟早要完”。

 

2014年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魏建仓迎来了创业以来最大的考验,“那是最痛苦的时候,合伙人都走了”。

 

要做下去,只能花高薪去招水平更高的人。

 

“高端电机谁做的最好,全国去找,挖过来;减速器系统没有做得好的,那就从其他行业找。产品设计出来了,但加工不出来,就自己设计刀具;产品出来以后性能没问题,但寿命不长,再解决寿命问题。一步步死磕,后来推进器技术就突破了。”

 

慢慢地,魏建仓的底气不一样了,“我们敢说做得比美国好,随时找第三方评测机构来都敢测敢比。我们的各方面指标永远比国内外市面上的产品高。连军方都说深之蓝的技术可以作为全国标准。”

 

关键技术突破后,深之蓝浴火重生。随着用于水库大坝检修、管道检测、河道勘察、搜救打捞等的缆控水下机器人(ROV)“河豚”和“江豚”等产品不断升级、推出市场,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渐渐变大。到2015年,深之蓝签下了首个军方批量订单。

 

这次技术突破经历,让魏建仓厘清了适合深之蓝的产品研发思维。

 

他认为:“2015年其实发生了一种思维转化。技术这个东西,现在我的理解是,从课本学到的、在高校、研究所里做的,是理论。理论可以在政府那里申报个项目、申请到经费,但是到了市场上,理论没用,你要能把理论转换成产品。

 

对公司来讲最重要的是系统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可以把技术落地、转化成产品。我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大的框架是什么?然后每一个环节上需要找什么人来实施落地?这些人要怎么配合?......这个是最重要的。

 

基于这些,我们调整了技术人才的结构,找来一些做理论研究的人,还找了行业型的人才(比如来自华为、富士康、TCL有实战经验的人才),以及有产品经验的人(体系管理专家等),这三部分人聚在一起,慢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研发体系。”


生存之道

采访当天,「我有嘉宾」记者刚好碰上深之蓝的个人消费类产品“白鲨MIX”水下自游器开始在京东众筹。4月22日,这款产品已在天猫商城上线。




这是“白鲨MIX”首次在国内销售,在此之前,已经在国外销售了4000多台。魏建仓给这款产品定的2018年销售目标是10万台,其中80-90%会在国外卖出去。这款才推出半年多的产品,逐渐成了深之蓝的重要盈利来源,这是魏建仓实现的另一个突破。

 

2015年,深之蓝签下首个军方批量订单,着实让魏建仓实现了创业初衷,也扎扎实实地振奋了一把深之蓝员工的信心。但高兴之后,魏建仓知道是时候清醒地正视一个问题了:在当时的机制下,作为民营企业,军工的单子的确是有限的,而且军方单子前期投入高昂,账期也较长,如果只做军工的单子,盈利堪忧。深之蓝需要更多的盈利途径。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魏建仓决定调整产品策略,研发个人消费类产品。那时,魏建仓制定了新的战略:在国外市场主推个人消费级产品,国内市场则以军事、工业水下机器人项目为重心。

 

消费级产品面向的主要是广大的潜水爱好者。据雷锋网报道,全球有潜水证的人超过 1.4 亿,只要1% 的人购买或租用水下无人机,水下无人机就会有上千亿的市场。

 

相对中国而言,欧美的潜水爱好者更多,市场更大。深之蓝调查得知,美国光是在用小艇就有2100万台,这些人都是深之蓝的潜在用户,只需要每年卖出去20万台,每年就是1.5亿美金收入。

 

经过数月的研发,2017年5月,深之蓝发布白鲨MIX,并在美国找了一些潜水店代理销售。如前文所提,到目前,MIX已经在国外销售了4000多台。整个2017年,深之蓝的销售额突破了5000万。

 

对于MIX的销量,魏建仓稍有骄傲地解释:“即使是放在美国,白鲨MIX也是能引领行业的一款产品,销量能达到这么多一点都不奇怪”。

 

「我有嘉宾」记者追问:“据我所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展水下机器人开发的国家,1953年诞生的第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就是出自美国,到现在美国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的国家,为什么你们的产品能在美国卖得这么好?没有遇到强劲的竞品吗?”

 

魏建仓认为:“美国的技术确实很牛,但是没被用在个人消费品上。另外,白鲨MIX的亮点更多的是在整体设计上,而不是单点技术的运用。

 

人在用类似产品的时候,水流的通道必须非常清晰,只有两侧和身下,因此必须设计成MIX这种外形。我们已经给MIX外型申请全球通用的专利,这一点可以减少类似竞品的出现。即使出现了,我们在产品更迭上永远都会比他们快。”

 

魏建仓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工业项目上,最近深之蓝又拿下了几个大项目。比如南水北调、中核、广核等,南水北调项目上今年应该会带来1500万的销售额,以后每年应该可以达到3000-4000万。早期的努力渐渐有了好的结果,这让魏建仓松了口气。


“技术男”的好人缘


魏建仓是个“技术男”,但从影响深之蓝的发展轨迹的几件大事中可以看出来他的人缘相当不错。

 

比如,深之蓝在之前并未在国内有太多产品宣传的情况下,因为魏建仓朋友的引荐,已经开始和多个电视台接洽产品赞助的事宜,获得了品牌宣传的机会。

 

在深之蓝最艰难的2014年和2015年,魏建仓先后迎来了泰达资本和纪源资本共计4000万的投资,加上天使轮的500万,到2015年4月,深之蓝成为了当时国内融资金额最高的水下无人机创业公司。

 

这种好人缘是怎么来的?

 

2012年12月,魏建仓和爱人回到老家,专门拜访了当地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的企业家孙总,当聊到了自己正要做的水下机器人时,孙总直接对魏建仓说,“你要干的话,我可以投资。”不久后,孙总到天津开会,顺道看了深之蓝最初的样机,他立马拍板:“这个事可以干,你需要多少钱?500万、1000万都可以。”最终,魏建仓拿了孙总500万天使投资。

 

关于孙总为什么要投资自己,一开始魏建仓以为他是因为看中了深之蓝的项目。直到有一次,孙总爱人跟魏建仓说,当时孙总觉得他这个人挺好的,不赌博,不喝大酒,孙总很认可他们这个团队,投资他们“就当买彩票了”。


孙总爱人的话在深之蓝最艰难的2015年得到了应证。那时,孙总语出惊人,跟魏建仓说:“这个干不了,咱们拿钱干别的也行啊。”

 

泰达投1000万元给深之蓝的时候也很戏剧化。

 

2013年12月28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滨海新区开发区考察指导工作,深之蓝公司作为科技创新企业代表,现场向总理介绍水下滑翔机产品,候场时魏建仓刚好与泰达投资的老总坐在一桌,两人便趁机聊了深之蓝的情况,最终,泰达投了深之蓝1000万元。

 

魏建仓告诉「我有嘉宾」记者:“我总结了一个道理,这些早期的投资人很多都是拿自己的钱来做投资的。能把钱挣来的人,都还是有本事的,他能识别出人的一些特质。还有就是,我比较实在,有一说一,人家觉得踏实”。

 

来自投资人的信赖,成了魏建仓在创业路上的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在聊到深之蓝最艰难的2014、2015年时,「我有嘉宾」记者问魏建仓:“2015年,当合伙人们离开、你一个人苦撑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放弃?”

 

魏建仓回答得很坦白:“说没想过放弃是骗人,肯定会动摇啊。不过,后来我看清楚了自己想坚持的是什么,我的底线是不能辜负投资人的信赖。如果是自己掏钱干就算了,不干就不干了呗。但别人把钱投给了我,我就要对别人负责,除非万不得已,实在活不了了,否则怎么着也得做下去。困难的时候要足够乐观,自己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