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投产”,上交所无眠 | 嘉宾观察付费阅读
嘉宾观察 · 2019-03-14
3月2日凌晨,证监会、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2+6”制度规则。翌日深夜,财经圈的骚动还未平息,上交所又推出了《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这一重磅文件。
3月以来,科创板猛踩油门、加速推进,而上交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台发动机。科创板提出伊始,就被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担负着驱动科技创新、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以及激发市场活力等重要责任。上交所作为责任主体,既要接受证监会的监督与指导,也要为券商、企业与投资者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则与基础设施。
监管层与上交所在资本市场层次的改革上早已跃跃欲试,科创板无疑是对这些尝试的总结与超越。这样的制度创新无论发生在哪里,都将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鲶鱼效应”。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2007年05月25日,习近平曾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2010年要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不过,与地球另一端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相比,在资本市场的成长速度上,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上交所下属的资本市场研究所在2016年12月发布的《纽交所、纳斯达克和上交所对标分析及启示》研究报告中称,同纽交所、纳斯达克相比,未来5到10年将是上交所实现赶超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在市场层次、产品体系、收入结构、交易机制、市场监管、组织治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科创板的设立成为上交所赶超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重要契机,也将为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改革带来经验。不过,这仍需要有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
“中国版纳斯达克”
创立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其上市公司主要涵盖软件、计算机、电信、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行业,是世界上主要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资本市场研究所的报告中提到,与纳斯达克相比,上交所只有主板市场单一板块,市场层次单一,企业上市条件单一,很难满足一大批中小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多元化的融资要求。上交所想要成为A股的纳斯达克,必须在市场层次、制度等层面做出改革。
事实上,早在2015年,监管层就曾提议在创业板设立专门层次,支持符合一定条件但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先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再在A股上市,这被称为“未盈利板块”。而上交所也曾设想成立战略新兴板,管理层也在不同场合表态将开展“新蓝筹行动”,不过都因为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而搁置。
科创板似乎正在做出这些改革。证监会在网站发布的答记者问中称,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尽管证监会和上交所并未明确表示要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但在资本市场研究所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中,分别参考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IPO新股发行上市审核以及退市情况,并为科创板的制度标准提出了建议。
这样的改革力度和制度创新在中国资本市场前所未有,因此,证监会和上交所的态度也格外谨慎。不过,从宣布设立科创板以来,券商、投资者和科技企业们早已按捺不住,留给上交所的时间也真的不多了。
忙碌的上交所
3月12日,上交所向各保荐机构发布了《关于组织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集中测试演练的通知》。3月13日为测试演练时间,从3月18日起,审核系统将正式进入生产状态。券商投行人士表示,3月18日就可能有不少券商提交上市资料。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上交所多位人士表示,为完成任务,交易所加班加点进行科创板相关准备工作。在上交所网站和媒体报道的新闻中梳理发现,从宣布科创板设立之前开始,上交所就已经做了大量而紧张的准备工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密集的上市审核工作将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紧张。
资本市场的“鲶鱼效应”
科创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迎来一大批上市企业。业内人士预测,第一批上市企业数量会在20~30家,最快4月即可正式登陆。据《新京报》报道,不少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摩拳擦掌,准备抢滩科创板。不过,目前来看,仅有4%的新三板企业符合市值和财务标准。
业界普遍将科创板评价为在资本市场引入的一条“鲶鱼”。而已经在深交所已运行了10年的创业板,其发展方向也受到极大关注。
3月11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科创板推出后,会统筹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改革。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则表示,中国证券市场是统一的市场,如果一边是注册制、一边是核准制,两个制度并行时间太长,对于市场的发展不利。同时,他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以深交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深交所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由于此前上交所、深交所已经分别与港交所开展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互联互通试点,科创板的设立也将会多港交所产生一定影响。港交所CEO李小加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对于科创板的竞争不会在意。若是科创版推出了,港交所会想办法为北上投资的投资者寻找可行的投资渠道。
当然,科创板的影响不止于此。资深市场观察人士朱邦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还需尽快完成《证券法》修法工作,对上市公司盈利要求、AB股制度、科创板概念认定进行修改补充。普华永道的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合伙人李雪梅也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从会计视角来看,科创板的上市条件由利润导向转向市值导向,上市企业要更加敬畏市场、敬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