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正式开闸,企业、券商密集进场 | 嘉宾观察
付费阅读

嘉宾观察 · 2019-03-18



刚刚过去的半个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准备工作格外忙碌。上交所正式发布了《保荐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办理业务指南》,举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会员准备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科创板第一要旨是防控风险。随着之前的准备工作陆续完成,3月18日,科创板审核系统正式运行,券商可以通过科创板电子申报系统递交企业IPO材料。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11家企业明确公告要申请科创板上市,分别是启明医疗、聚辰半导体、新光光电、申联生物、华夏天信、赛特斯、金达莱、江苏北人、大力电工、先临三维,以及复旦张江。这些企业的共性是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一些知名机构和A股上市公司现身上述企业的大股东名单。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认为,首批科创板上市的盛宴,最大的分享者是券商。天风证券曾计算过,预测科创板给券商在第一年带来的业绩贡献达60亿元。《证券日报》统计,在保荐机构方面,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中泰证券、平安证券均有公告申请的辅导项目。


科创板大幕已经拉开。


3月16日,上交所举行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上交所强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大事,大事要办成好事,防控风险是第一要旨。券商要“严把七道关”——交易权限开通关、企业选择关、发行定价关、材料申报关、上市初期交易监管关、系统安全运行关和廉洁关,按照“高标准、稳起步、严监管、控风险”的基本要求,共同做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各项准备工作。上交所还宣布,在3月17日前,将清空所有科创板申报测试材料。自3月18日起,科创板审核系统将正式运行。


座谈会上,有券商人士告诉媒体,此次首批科创板企业的筛选基本思路是:真、好、精,规模适当,定价合理,运行平稳。 “可以看到,科创板首批企业要求严格,质量高,预计首批挂牌企业数量不会太多。”有投行人士如此评价。


首批企业以盈利为主


据《证券日报》统计,从宣布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数量来看,目前已经有11家企业明确公告申请科创板上市,分别是启明医疗、聚辰半导体、新光光电、申联生物、华夏天信、赛特斯、金达莱、江苏北人、大力电工、先临三维,以及复旦张江。其中,新三板企业有赛特斯、金达莱、江苏北人、大力电工、先临三维。港股企业有复旦张江。此外,力源信息、浪潮信息、金固股份披露参股子企业拟登陆科创板。




面对资本市场的新尝试,科创板第一批试点的成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由此看来,能够符合首批上市标准的科创板企业并不多。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国金证券在150多家储备项目中,只初步筛选出四家符合的企业。这四家企业分别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收入在3亿~5亿元之间,扣非净利润在6000万~15000万元之间。《中国证券报》也写道,首批科创板企业基本以盈利企业为主,且这些企业的大股东多为一些知名机构和A股上市公司。


以赛特斯为例,它是一家为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家庭个人等用户提供覆盖云、网、端的通信网络、计算及服务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新三板企业。根据赛特斯此前公开披露的财报显示,近三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迅速。2016年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78.36%;2017年实现营收6.41亿元,同比增长26.46%。2018年的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41.87%。中信证券持有赛斯特3.28%的股份,位居第五大股东。


另一家公司先临三维,也同样保持着多年的业绩增长。根据先临三维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9亿元、3.13亿元、3.6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06%、64.81%、64.55%、15.86%。萧山先临三维公司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3D扫描、3D打印装备和材料、3D造云平台等3D数字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首批科创板企业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通信、电子制造、医疗、先进制造。但就在上市审核系统正式“投产”之际,独角兽企业的态度却比较暧昧,纷纷表示仍在观望。3月13日,寒武纪公关人士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寒武纪在探索登陆科创板的可能性。柔宇科技也在当天表示,目前柔宇科技还没有科创板上市的计划。3月14日,碳云智能品牌传播总监说,“现阶段只能说有考虑,但是没有决定或者计划,我们也想看一下这个板块怎么做”。


实际上,独角兽企业与科创板制度的符合程度更强。那么,为什么首批名单中并没有出现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有业内券商表示,可能还在等一些政策,或者做一些内部调整。已经披露的这些公司应该更多的是新三板企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刚刚起步,首批上市公司数量不一定会那么大。部分知名的公司可能在程序上有“瓶颈”或者暂时没有券商辅导,这些或许都是原因。


券商首年收益60亿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首批科创板上市的盛宴,最大的分享者或是券商。据《证券日报》统计,保荐机构方面,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中泰证券、平安证券均有公告申请的辅导项目。


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背景下,券商投行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科创板“券商跟投”制度上,券商不仅可以做常规的承销保荐业务,也可以让券商的相关子公司参与配售,以绑定其保荐承销的科创板项目收益和风险。同时,首批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质项目,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且具有较强成长性。这对于当下的券商来说,服务科创板企业是个赚钱的买卖。


天风证券算过一笔账,预测科创板首年给券商带来的业绩贡献达60亿元。直接增量的简单测算是:


1. 投行承销保荐收入。假设2019年共100家公司于科创板上市,每家上市公司平均募集资金10亿元,保荐和承销费率为5%,那么投行承销保荐收入的增量为50亿元。


2. 保荐机构参与战略配售(跟投)的投资收益。假设券商子公司参与战略配售比例为10%,投资收益率为10%,那么投资收益的增量是10亿元。


3. 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假设新股配售经纪佣金是万分之五,在70%的网下配售比率下,首年会带来350万元的佣金收入。


天风证券还表示,基于上述假设与测算(暂不考虑“绿鞋机制”),科创板首年给券商带来的业绩贡献约为60亿元,占2018年证券行业收入约2.4%。此外,科创板带来上市标的与整体市场交易量的提升,以及后续潜在的各项业务并未纳入测算(原因是不确定性强),因此“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券商业绩的实际提升效果将显著优于直接增量的测算。近日,一位大型投行从业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描绘了其公司目前的状态:“科创板是部门的头号工程,大部分人都将重心转移到了科创板上,对于一些储备项目,也是科创板与其他板块IPO的两手准备。”


在业内人看来,对于已经开闸的科创板,券商是最直接受益的玩家。但也不可否认,在巨大的收益下,也暗含风险。比如在发行承销上。目前,A股的新股发行价大概为23倍市盈率。对券商来说,只需要判断企业的每股盈利水平再乘以23即可得到新股发行价。但在证监会对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的业务规则中,科创板的上市门槛是以市值指标为核心。


科创板上市企业设定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的五套市值指标。根据发行承销办法,科创板股票发行时将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定价,在询价环节可以调低市值。但定价完成后,如发行人总市值无法满足其在招股说明书中选择的市值标准与财务指标,将中止发行。


这就意味着,发行科创板股票,券商要预估好企业到底值多少钱。如果申报时,测算企业市值能达到50亿元或是100亿元,到最终询价定价时因市场不认可导致发行失败,券商的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还损伤公司声誉。



您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