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数字音乐时代的生存法则|嘉宾观点付费阅读
案例·商业报道 · 2018-06-18
导读:
近日,嘉宾大学与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新业态、新科技:我有嘉宾独角兽峰会暨嘉宾大学返校日”活动在芜湖举行。活动现场,嘉宾大学学员、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发表了关于唱片公司与在线音乐的共存之道的主题演讲。
王磊称,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不外乎商业广告、会员收费、音乐硬件、版权内容运营、游戏联运、O2O粉丝经济和VIP商城。在他看来,唱片公司和数字音乐平台是非常紧密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是链条上的前后端,需要更深入开放的合作,并且探索更长久的良性盈利的路径。
以下为王磊演讲精华内容,由「我有嘉宾」整理:
对于音乐话题,很多人都感兴趣、想聊,但聊到最后就聊到一个死胡同里。很多人都会问我,做音乐你们怎么赚钱呀?然后我说,做音乐现在挺穷的。他就说,挺穷的?那你们做这个干吗?我就问,您一年在音乐方面消费多少钱?通常的回答是,听音乐还需要付钱吗?
这就是音乐行业的现状。
算上念大学的话,我已经在音乐行业呆了22年了。其实这两年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基本上无非这几种选择:有钱的人、有趣的人、有用的人。
在这个问题上,音乐可能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想做有钱人的,就不要做跟音乐相关的工作了,也奉劝各位有小孩的话,别让他将来从事音乐工作。
音乐会不会让人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呢?不见得!我觉得我也挺无趣的。基本不喝酒,经常被人指责连酒都不喝,你是搞音乐的吗?
如果你想做一个有用的人,音乐也不是必需品,没有音乐你肯定也能活下去。
音乐的作用,大概只是能让你活得更美好。
逝去的唱片时代
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应该是八零后和七零后。在这些人的集体记忆中,应该至少回荡着一些歌曲。大家一定经历过音乐载体的变化,从卡带到CD,再到短暂的MD时代,然后就是黑胶回潮、数字音乐。到了数字音乐时代以后,大家就形成一个概念,再也不会为音乐付费了,因为有这么多免费的可以听。
北京曾经有一个国内最大的音像店,叫西单音像大世界,在极其繁华的西单路口。鼎盛时期曾经有1800平米。1993年创办的时候,它的目标是做最全的音像制品零售店。
下面这张照片是2015年1月14日,人民日报上的西单音像大世界的照片——在开了22年以后,它不得不关张了。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不能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找到一家专门的唱片店了。近十年来,我已经放弃了在中国做找寻唱片店这样的努力。
全世界最大的唱片连锁店叫HMV,2013年它曾经申请进入破产程序。好消息是2年以后,它被土豪接手了。现在,如果大家有机会去英国的话,在伦敦最繁华的邦德街,还有一家三层楼的HMV唱片店,我去年曾经去那里买了很多唱片。
2013年,大家都在说“索尼大法好”。当时索尼在在线音乐的冲击下,宣布暂停MD。像吴婷和我一样做过媒体的人知道,MD曾经非常短暂地存在过,算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
简单点说,MD的存储格式比CD更方便,但音质又超过卡带,跟CD几乎同样。可是,因为它的播放设备的申请专利都是索尼的,所以传播范围比较窄。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数据,在线音乐诞生之后,从1999年到2014年,全球唱片业丢失了40%的收入。那么,这40%的收入去哪了?一部分被数字音乐取代了,另一部分则被盗版侵蚀了。
截止2016年,全球数字音乐的市场规模是157亿美元,和2015年相比,上涨了3.6%。整个数字音乐占全球音乐市场收入的50%,其中流媒体是46亿美元,但中国的贡献几乎是零。
在整个过程中,传统唱片公司受到在线音乐的冲击。我个人也是从传统唱片公司出来的,当年也做过几十张唱片。传统唱片其实是一门非常独特的“手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又是一个非常费钱的行业,比如一张专辑的制作费用非常高昂。
大家最近可能听过李宗盛写的一首歌,是写他父亲的。我在歌曲正式上线前两三个月就听过这首歌。因为在好几个地方录音和做后期,整首歌的制作费用大概接近几十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
那么,如果一张专辑卖好了,它能够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当年有一个歌手叫潘越云,唱过《几度夕阳红》、《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出过一张名叫《天天天蓝》的专辑。这张专辑出完以后,她所在的唱片公司滚石唱片用赚到的钱,在台北的敦化南路290巷买了一栋办公楼。也就是说,传统唱片是高投入但也是暴利的行业。
但在线音乐是免费的,这给传统唱片行业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1999年,在美国曾经发生了一件大事,国际五大唱片公司联合起来,起诉互联网音乐的P2P服务商Napster ,最后Napster破产了。然后,中国的各大唱片公司也开始起诉提供免费下载音乐的网站和播放器。
破坏者可以变成拯救者
后来,通过与苹果在iTunes的合作,唱片巨头找到了一种新的盈利方式。当时,一首歌在线上销售99美分,唱片公司要分走75美分,拿到了非常大的利润。
2007年,中国电信携手华纳、环球、百代、索尼、滚石等公司,宣布推出一个“爱音乐”的数字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在线音乐正版化阶段。
2011年,百度宣布和国际三大唱片公司——索尼、环球、华纳合作,意味着国内除了电信运营商以外的数字音乐平台,进入了正版化的进程。2014到2015年,各个音乐平台的版权大战比较激烈,一直到现在也仍然在持续着。
2015年8月,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一个条例,禁止未经授权的音乐在互联网传播。再配合剑网行动,中国数字音乐的正版化路程已经走过了非常重要的时刻。
这个过程中,全球数字音乐行业的收入规模从2010年的43亿美金,涨到了2018年预估的80亿美金。2016年全球音乐付费用户是9700万,最新数字已经超过2.5亿了,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个变化。当然大家会问中国在其中贡献了多少?我没法告诉你,不太好意思说出口。
这两年在中国音乐界,巨头愿意投入巨资,导致国际三大唱片集团的版权全都归到一家做独家代理。这三家拥有历史版权的大型国际唱片公司,每一年获得的授权费用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唱片公司的版权费还在提高,同时它们的收购和投入也在水涨船高。它们养得起像李大师这种,一首歌可能要花几十万元人民币的音乐人。现在,多数线上歌手做一张专辑的投入,都不会低于300万元人民币。
不断增加的天价版权成本,加上变现压力大、巨头竞争,有的数字音乐平台已经退出市场。比如,在2013、2014年产品做得非常不错的多米音乐,现在就很遗憾地退出了。
目前国内还有7家数字音乐平台,如果恶性竞争持续下去,可能最终只会剩下两三家,会出现拐点,然后大家会一起创造新的生态音乐圈。
数字音乐时代的其他生存法则
“两会”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先生说,百度会出一个智能家居类的产品,就是在3月26号发布的“小度在家”智能音箱。这个音箱里的音乐服务是由百度音乐提供的。之前淘宝推出了“天猫精灵”,里边是阿里音乐下面的虾米音乐的服务。腾讯也推出了一个智能音响,里面是QQ音乐的服务。现在音乐和智能家居的勾连非常强。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平台涉足内容端,内容现在在音乐行业非常有价值。
我经常被朋友们问到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简单说,其实不外乎这几种:商业广告、会员收费、音乐硬件、版权内容运营、游戏联运、O2O粉丝经济和VIP商城。当然,这些模式其实几乎都离不开唱片公司和艺人的配合与支持。
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是O2O和LiveShow的模式。现在全国有很多的LiveHouse、大牌歌手的演唱会、音乐节,2009到2012年在国内呈井喷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国内,一年同时有800个以上的音乐节。在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以后,很多地方政府纷纷退场,音乐节的数量减少到现在一年全国平均300场。
大家会问,300场在中国会不会多了?我个人感觉,300场是一个相对理性的数字,在中国还太少了。像日本,一年大大小小的音乐节能超过1000个以上。所以,这个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互动社群,可以通过你最忠实活跃的用户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唱片公司和数字音乐平台是非常紧密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是链条上的前后端,需要更深入开放的合作,并且探索更长久的良性盈利的路径。
我一直认为,音乐是时代最最真实的记录者,不管是当年鲍狄埃的作品、聂耳的作品,还是现在李宗盛的作品、薛之谦的作品,大家去听一下就能够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