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和它最后的倔强:“卖身”?裁员?融资?| 嘉宾案例付费阅读
案例报道 · 2018-09-06
导读:
2018年以来,关于共享单车的话题不再是融资和投放量了,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后,进入了静默期;而关于ofo的新闻,始终只有两个:被滴滴收购!缺钱!
在每次传闻之后,ofo联合创始人于信都会给出否定的回应,但是ofo缺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今年以来,ofo开展了密集的商业化尝试,“限时99元”的年卡、“视听风暴”的视频广告……但是,对于每个月人员支出需要4-5亿元的ofo来说,这些尝试带来的营收太少了。于是,裁员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而与滴滴的收购拉锯战也已持续多日,滴滴、阿里、ofo形成了决定ofo命运的三角关系,前两者意见经常无法达成一致,而戴威也始终没有放弃独立发展的信心。
从北大校园走出后,ofo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250多座城市运营。戴威一度相信,ofo会像Google一样,成为能影响全世界的企业。
在资本这一冰冷的现实面前,梦想终将幻灭。
9月5日,有消息称,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对此,ofo官方表示不予置评,滴滴和阿里表示不予回应。
ofo内部人事对于求证则表示:该消息应该是真的,但具体细节不清楚,有进一步消息会官宣。
更早些时候的8月22日,便有消息称,ofo “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 20 亿美元左右。该消息详细地表明,ofo的众多小股东正在陆续收到需要确认签字的文件。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ofo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
ofo小黄车创始团队
文中还称,就目前的出售价格来看,坚持和斡旋到最后一刻的戴威,似乎为ofo博得了一个不算最坏的结局。
而对于这篇文章,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并回应:“周一就提前辟谣了,周三还要再来一遍。假的。结局?还早。”
这看似云淡风轻又豪情不减的两行字背后,于信不知面带着怎样的表情。毕竟,这已不是ofo第一次被爆出“卖身”的传闻,于信也已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反驳。
自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同样作为“共享单车巨头”之一的小黄车未来走向几何,就变成众人关注的焦点。
与业内外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fo时不时被爆出的资金承压新闻。
ofo的这一轮被收购传闻究竟缘何而来?资金现况的真相又是如何?创始人戴威提出的“ofo未来继续独立发展”的口号,又能否真正达成?
ofo,仿佛正在经历着一种“最后的倔强”。
不休的传闻,与不休的“辟谣”
相较于9月5日ofo对于融资新闻“不予置评”的回应,之前其对待“被收购”的态度,总是鲜明而决绝。
8月22日,“滴滴收购ofo的协议已经达成,作价20亿美元”的新闻刷屏业内外后,当日晚间,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回应媒体,称这完全是“假消息”。
经纬中国是谁?ofo的B轮投资方,并在ofo之后的几轮融资中持续跟进;经纬中国也是滴滴出行的投资方之一。而肖敏,则是ofo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同日,ofo联合创始人于信也在朋友圈表示:“假的。结局?还早。”
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 于信
各路类似传闻早在几个月前就从四面八方袭来。
今年4月,有报道称滴滴高层已经在推进收购ofo的谈判,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6月前后官宣。当时于信同样发了朋友圈表态:作为董事会成员,并没有听说这个事情。
5月,《南华早报》称,戴威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并称ofo在未来要继续保持独立发展,号召公司员工“战斗到底”。
7月30日,有自媒体称ofo和滴滴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滴滴在不断降价,每谈一次价格就折损一次,滴滴创始人程维的预期收购价格只有15亿美金。文章中也指出,对此于信回复称这是“不存在的事”。
8月3日,凤凰科技报道称,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滴滴与蚂蚁金服将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2亿美元的债务。
界面新闻则报道称,ofo卖身为真,但买手名单中并没有蚂蚁金服。
对此于信在朋友圈表示:“总想搞大新闻,可惜是假新闻。官方声明我都不想发,太假了,稍微动动脑子。”
关于ofo裁员的传闻近期也没消停过。
6月有报道称,ofo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对这一说法ofo很快进行了否认。关于裁员,今年以来详细的官方说法只有于信在6月接受《财新》采访中提到的“ofo运维人员从12000人缩减至9000人”。对于这种“缩减”,于信解释为是“重新梳理团队”,而不是“裁员”。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ofo人员流失是事实,近一个月以来也在不断裁员,其中供应链团队是裁员“重灾区”。一名年中离开ofo的员工表示,8月20日以来,在职员工们收到的消息是“质量团队留5个人,锁采购留3个人,车采购留1个人,海外供应链团队解散,物联网团队留4、5个人”。
而对比以上两种“传闻”,关于ofo资金承压的传闻,怕是最让ofo心焦的。
今年1月,腾讯新闻报道,称ofo账户可用资金不到6亿,若按每月4-5亿元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虽然ofo均站出来辟谣,但并未消除大众对其财务状况的疑虑。
今年2月,ofo两次通过动产抵押换取阿里巴巴17.7亿元借款。3月,ofo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阿里巴巴领投。之后,ofo内部高管曾在接受采访时称,E2-2轮融资很快就会落地。如今看来,这个所谓的“很快”,最快也是时至9月了。
6月7日,来自阿里的4.5亿元借款已到还款期。有消息称,偿还这笔贷款后,ofo又在尝试通过抵押动产的方式获得资金。
关于ofo资金状况的新闻与这次的“滴滴收购”传闻“默契”地相互映射着。毕竟,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即使“妾无意”,“郎有情”是肯定的了。
毕竟,滴滴在2016年9月便参与了ofo的B+轮融资,此后还参与了ofo的C、D、E轮融资。有人曾分析指出,出行是滴滴主营业务的延伸,共享单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仅依靠收购小蓝单车与推出自营品牌青桔单车,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拓展;而ofo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量,是滴滴最为看重的资源。收购ofo之后,滴滴也能与将摩拜收入囊中的美团相抗衡。
单打独斗的ofo,一定程度上来说,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是不争事实。
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实行了全国免押政策;在阿里的支持下,哈罗单车继续和芝麻信用合作推行免押。
号称要一直独立下去的ofo,真的足够自信吗?
“共享单车+”救急的广告试水
在这一波收购传闻还未平息的第二天,即8月23日,ofo正式宣布推出短视频广告业务。
此次ofo新推出的短视频广告业务命名为“视听风暴”,ofo的商业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在ofo平台上投放定制化的有声短视频,获得曝光。投放短视频广告的包括可口可乐和趣多多等企业。
用户和网友大多对ofo的这一“出新”表示愕然:在一个共享单车软件上,一边为单车解锁一边看广告,是他们没想到过的“套路”,并且,还是视频广告!
毕竟,消费者需要使用自身的数据流量加载视频以及解锁单车,如此下来,有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流量费用。同时,对于手机容易卡顿的用户来说,或许不是一个便利之策。
对于ofo的“视听风暴”,部分网友表示,作为解决出行中“最后一公里”刚需的产品,ofo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广告模式来增收,可以理解。也有网友对此抱有异议,有网友调侃道,“广告先是5秒,然后30秒、90秒,最后每月10元免广告”,视频网站的广告操作套路,成为这些网友对于ofo“试听风暴”未来走向的解读。
对于ofo来说,解决资金问题是他们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这也不是ofo第一次尝试推动商业化了。无论是邀请明星来录制解锁声音,还是与一些厂商推出订制款车型,都是ofo在商业化上的尝试。
尤其是进入2018年以来,由于迟迟未能获得新一轮融资,ofo在商业化变现方面加快脚步。
从今年6月份开始,很多用户便发现,ofo客户端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共享单车APP,在上面不仅能够买东西,还能够办信用卡、玩游戏。
ofo正试图把共享单车变成“共享单车+”。
今年4月,ofo成了B2B事业部,并推行小黄车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和企业绿卡等业务,寻求营收突破。
5月,戴威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公司将全面启动victory的行动,目标是全面实行盈利。ofo也一直在推进其盈利计划。
6月,ofo宣布,包含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企业绿卡的B2B各项业务的总营收已超过1亿元,同时ofo在国内100余座城市也已实现盈利。同时,ofo还表示,已先后上线了看看新闻信息流、小游戏等有商业化潜力的功能。
而这些营收,对于传说中运营成本大约在每月5-6亿元的ofo来说,显然还是太少了。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已经免押金的驱使下,2018年5月底开始,ofo相继取消了20多座城市的信用免押金;但在此之外,ofo又推出了吸引现金的其它花样玩法。
7月24日,ofo小黄车将原价199元的年卡,以“限时99元”的价格“让利”给新老用户。全国用户通过ofo小黄车官方进入活动页面,即可抢购到一张99元红包年卡,购买红包年卡成功后立即生效;红包年卡生效后365天内用户可以免费骑行ofo小黄车,每日限20次,每次骑行前两小时内免费,超过部分正常计费。
活动期间,ofo小黄车还推出了邀请好友返现活动,即购买99元红包年卡的用户,分享链接邀请其他ofo单车用户参与活动,成功邀请1位好友,可获得50元现金奖励,成功邀请2位好友,可获得100元现金奖励……有人算了一笔账:以此类推,对于一些社交达人来讲,获得10万奖励并非难事。
据ofo小黄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返现奖励只要满10元即可提现,活动返现总额无上限将惠及千万用户。
这样的玩法之余,有业内人士表示,ofo今年预测还会有盈利模式的更多探索。8月下旬的这场“视听风暴”,显然便是这项预测中的其中一项。
“出海之战”遇挫不断,又意味着什么?
“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连接了10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向全球20个国家,超250座城市、超过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在ofo的公开资料中,这一串数字连接的表述,代表着ofo曾经快速发展的漂亮履历。
而海外市场“摊子铺得太大”,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ofo身陷资金承压之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10月初,彼时负责华南区业务的于信被戴威叫回北京,在只有几个创始人在场的、并不太正规的会议上,戴威提出两个人事任命,其中之一便是于信暂停广州拓展业务,开始准备走国际化。
2016年12月,ofo正式对外发布全球战略。其中,“将于近期在硅谷、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
有报道称,其实于信当时并不太同意戴威的决定,认为其就是为了在速度上快过竞争对手,让后来者无法进入海外市场。
也因此,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上,ofo使用了早期在国内扩张时的那一套惊人节奏。截至2017年底,ofo海外运营城市已超过50座。
而同一阶段,摩拜、小蓝车等大小巨头们也都纷纷加入海外业务扩张的阵营。
2017年,摩拜和ofo不约而同把新加坡作为第一个海外战场。
可是在进入新加坡市场后几个月,当地新兴共享单车oBike与来自中国的自行车一起遍布整个城市,面对本土单车企业,摩拜和ofo不仅在运营数量上不能比肩,在当地民众的口碑中也并不占优势。
遍布大街小巷的自行车也让当地政府感到头疼。新加坡政府工作人员艾伦对媒体表示,“随处停放使得新加坡就像一个中国城市,自行车就那么四处摆放着。”
事实上,不少发达国家对公共环境占用现象的容忍度都很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在海外始终面临压力。
2017年,旧金山市政部门在得知小蓝车将在旧金山投放上万辆无桩单车后,便给小蓝单车CEO李刚写信,反复提及“公共路权”,并提出包括经营活动不许与现有法律和特许经营协议相冲突等多项要求。甚至还有官员痛斥小蓝车为“流氓企业”,并威胁将采取严苛处罚,以惩治无桩单车乱停乱放,防止大街变成垃圾场。
除此之外,在单车运营和人员招聘上,共享单车企业也在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
于是,曾经声势浩大“海外圈地”的共享单车,不到一年时间,显然已经开始偃旗息鼓了。
2018年7月,有关ofo的传闻不断,先是其正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计划未来60天内逐步结束澳大利亚运营,街头单车将被移放入仓库,并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减少”其在悉尼和阿德莱德的业务。
7月17日,ofo暂时退出德国市场。ofo表示,此次公司做出的是“战略性决定,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根据媒体报道,几天前,ofo还宣布退出中东及以色列市场。而ofo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已经被解雇,除了浦那,ofo现在已经终止了印度其它城市业务。此时,距离ofo进驻该地区仅仅只过了2个月。
今年6月,有消息曝出ofo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
随后,于信发朋友圈称报道不实,属无稽之谈,并表示ofo海外业务仅新加坡的营收就比其它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高。
有人分析,也许报道尚未得到ofo方面证实,但不平静的海外风波,似乎都在流露一个信号:ofo的海外布局正在收缩。
这对于现在的ofo来说,不仅不能为其独立发展助力,反而正成为着其最大的拖累之一。
2014年,ofo创立;2017年11月,ofo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戴威曾荣获《财富》中文版“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他说,他相信终有一天,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ofo共享单车创始人 戴威
彼时的他豪情满怀,如今的他咬紧牙关。这次收购传闻究竟是否是场预谋的剧透,还是进一步刺激了ofo的“独立宣言”?E2-2轮融资又将为现在的ofo带来怎样的实际意义?解决着无数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ofo小黄车,或许也正在走着自己嬗变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导读:
2018年以来,关于共享单车的话题不再是融资和投放量了,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后,进入了静默期;而关于ofo的新闻,始终只有两个:被滴滴收购!缺钱!
在每次传闻之后,ofo联合创始人于信都会给出否定的回应,但是ofo缺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今年以来,ofo开展了密集的商业化尝试,“限时99元”的年卡、“视听风暴”的视频广告……但是,对于每个月人员支出需要4-5亿元的ofo来说,这些尝试带来的营收太少了。于是,裁员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而与滴滴的收购拉锯战也已持续多日,滴滴、阿里、ofo形成了决定ofo命运的三角关系,前两者意见经常无法达成一致,而戴威也始终没有放弃独立发展的信心。
从北大校园走出后,ofo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250多座城市运营。戴威一度相信,ofo会像Google一样,成为能影响全世界的企业。
在资本这一冰冷的现实面前,梦想终将幻灭。
9月5日,有消息称,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对此,ofo官方表示不予置评,滴滴和阿里表示不予回应。
ofo内部人事对于求证则表示:该消息应该是真的,但具体细节不清楚,有进一步消息会官宣。
更早些时候的8月22日,便有消息称,ofo “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 20 亿美元左右。该消息详细地表明,ofo的众多小股东正在陆续收到需要确认签字的文件。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ofo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
ofo小黄车创始团队
文中还称,就目前的出售价格来看,坚持和斡旋到最后一刻的戴威,似乎为ofo博得了一个不算最坏的结局。
而对于这篇文章,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并回应:“周一就提前辟谣了,周三还要再来一遍。假的。结局?还早。”
这看似云淡风轻又豪情不减的两行字背后,于信不知面带着怎样的表情。毕竟,这已不是ofo第一次被爆出“卖身”的传闻,于信也已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反驳。
自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同样作为“共享单车巨头”之一的小黄车未来走向几何,就变成众人关注的焦点。
与业内外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fo时不时被爆出的资金承压新闻。
ofo的这一轮被收购传闻究竟缘何而来?资金现况的真相又是如何?创始人戴威提出的“ofo未来继续独立发展”的口号,又能否真正达成?
ofo,仿佛正在经历着一种“最后的倔强”。
不休的传闻,与不休的“辟谣”
相较于9月5日ofo对于融资新闻“不予置评”的回应,之前其对待“被收购”的态度,总是鲜明而决绝。
8月22日,“滴滴收购ofo的协议已经达成,作价20亿美元”的新闻刷屏业内外后,当日晚间,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回应媒体,称这完全是“假消息”。
经纬中国是谁?ofo的B轮投资方,并在ofo之后的几轮融资中持续跟进;经纬中国也是滴滴出行的投资方之一。而肖敏,则是ofo的董事会成员之一。
同日,ofo联合创始人于信也在朋友圈表示:“假的。结局?还早。”
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 于信
各路类似传闻早在几个月前就从四面八方袭来。
今年4月,有报道称滴滴高层已经在推进收购ofo的谈判,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6月前后官宣。当时于信同样发了朋友圈表态:作为董事会成员,并没有听说这个事情。
5月,《南华早报》称,戴威拒绝了滴滴方面的潜在收购要约,并称ofo在未来要继续保持独立发展,号召公司员工“战斗到底”。
7月30日,有自媒体称ofo和滴滴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滴滴在不断降价,每谈一次价格就折损一次,滴滴创始人程维的预期收购价格只有15亿美金。文章中也指出,对此于信回复称这是“不存在的事”。
8月3日,凤凰科技报道称,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滴滴与蚂蚁金服将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2亿美元的债务。
界面新闻则报道称,ofo卖身为真,但买手名单中并没有蚂蚁金服。
对此于信在朋友圈表示:“总想搞大新闻,可惜是假新闻。官方声明我都不想发,太假了,稍微动动脑子。”
关于ofo裁员的传闻近期也没消停过。
6月有报道称,ofo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对这一说法ofo很快进行了否认。关于裁员,今年以来详细的官方说法只有于信在6月接受《财新》采访中提到的“ofo运维人员从12000人缩减至9000人”。对于这种“缩减”,于信解释为是“重新梳理团队”,而不是“裁员”。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ofo人员流失是事实,近一个月以来也在不断裁员,其中供应链团队是裁员“重灾区”。一名年中离开ofo的员工表示,8月20日以来,在职员工们收到的消息是“质量团队留5个人,锁采购留3个人,车采购留1个人,海外供应链团队解散,物联网团队留4、5个人”。
而对比以上两种“传闻”,关于ofo资金承压的传闻,怕是最让ofo心焦的。
今年1月,腾讯新闻报道,称ofo账户可用资金不到6亿,若按每月4-5亿元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虽然ofo均站出来辟谣,但并未消除大众对其财务状况的疑虑。
今年2月,ofo两次通过动产抵押换取阿里巴巴17.7亿元借款。3月,ofo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阿里巴巴领投。之后,ofo内部高管曾在接受采访时称,E2-2轮融资很快就会落地。如今看来,这个所谓的“很快”,最快也是时至9月了。
6月7日,来自阿里的4.5亿元借款已到还款期。有消息称,偿还这笔贷款后,ofo又在尝试通过抵押动产的方式获得资金。
关于ofo资金状况的新闻与这次的“滴滴收购”传闻“默契”地相互映射着。毕竟,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即使“妾无意”,“郎有情”是肯定的了。
毕竟,滴滴在2016年9月便参与了ofo的B+轮融资,此后还参与了ofo的C、D、E轮融资。有人曾分析指出,出行是滴滴主营业务的延伸,共享单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仅依靠收购小蓝单车与推出自营品牌青桔单车,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拓展;而ofo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量,是滴滴最为看重的资源。收购ofo之后,滴滴也能与将摩拜收入囊中的美团相抗衡。
单打独斗的ofo,一定程度上来说,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是不争事实。
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实行了全国免押政策;在阿里的支持下,哈罗单车继续和芝麻信用合作推行免押。
号称要一直独立下去的ofo,真的足够自信吗?
“共享单车+”救急的广告试水
在这一波收购传闻还未平息的第二天,即8月23日,ofo正式宣布推出短视频广告业务。
此次ofo新推出的短视频广告业务命名为“视听风暴”,ofo的商业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在ofo平台上投放定制化的有声短视频,获得曝光。投放短视频广告的包括可口可乐和趣多多等企业。
用户和网友大多对ofo的这一“出新”表示愕然:在一个共享单车软件上,一边为单车解锁一边看广告,是他们没想到过的“套路”,并且,还是视频广告!
毕竟,消费者需要使用自身的数据流量加载视频以及解锁单车,如此下来,有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流量费用。同时,对于手机容易卡顿的用户来说,或许不是一个便利之策。
对于ofo的“视听风暴”,部分网友表示,作为解决出行中“最后一公里”刚需的产品,ofo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广告模式来增收,可以理解。也有网友对此抱有异议,有网友调侃道,“广告先是5秒,然后30秒、90秒,最后每月10元免广告”,视频网站的广告操作套路,成为这些网友对于ofo“试听风暴”未来走向的解读。
对于ofo来说,解决资金问题是他们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这也不是ofo第一次尝试推动商业化了。无论是邀请明星来录制解锁声音,还是与一些厂商推出订制款车型,都是ofo在商业化上的尝试。
尤其是进入2018年以来,由于迟迟未能获得新一轮融资,ofo在商业化变现方面加快脚步。
从今年6月份开始,很多用户便发现,ofo客户端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共享单车APP,在上面不仅能够买东西,还能够办信用卡、玩游戏。
ofo正试图把共享单车变成“共享单车+”。
今年4月,ofo成了B2B事业部,并推行小黄车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和企业绿卡等业务,寻求营收突破。
5月,戴威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公司将全面启动victory的行动,目标是全面实行盈利。ofo也一直在推进其盈利计划。
6月,ofo宣布,包含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企业绿卡的B2B各项业务的总营收已超过1亿元,同时ofo在国内100余座城市也已实现盈利。同时,ofo还表示,已先后上线了看看新闻信息流、小游戏等有商业化潜力的功能。
而这些营收,对于传说中运营成本大约在每月5-6亿元的ofo来说,显然还是太少了。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越来越多共享单车已经免押金的驱使下,2018年5月底开始,ofo相继取消了20多座城市的信用免押金;但在此之外,ofo又推出了吸引现金的其它花样玩法。
7月24日,ofo小黄车将原价199元的年卡,以“限时99元”的价格“让利”给新老用户。全国用户通过ofo小黄车官方进入活动页面,即可抢购到一张99元红包年卡,购买红包年卡成功后立即生效;红包年卡生效后365天内用户可以免费骑行ofo小黄车,每日限20次,每次骑行前两小时内免费,超过部分正常计费。
活动期间,ofo小黄车还推出了邀请好友返现活动,即购买99元红包年卡的用户,分享链接邀请其他ofo单车用户参与活动,成功邀请1位好友,可获得50元现金奖励,成功邀请2位好友,可获得100元现金奖励……有人算了一笔账:以此类推,对于一些社交达人来讲,获得10万奖励并非难事。
据ofo小黄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返现奖励只要满10元即可提现,活动返现总额无上限将惠及千万用户。
这样的玩法之余,有业内人士表示,ofo今年预测还会有盈利模式的更多探索。8月下旬的这场“视听风暴”,显然便是这项预测中的其中一项。
“出海之战”遇挫不断,又意味着什么?
“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连接了10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向全球20个国家,超250座城市、超过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在ofo的公开资料中,这一串数字连接的表述,代表着ofo曾经快速发展的漂亮履历。
而海外市场“摊子铺得太大”,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ofo身陷资金承压之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10月初,彼时负责华南区业务的于信被戴威叫回北京,在只有几个创始人在场的、并不太正规的会议上,戴威提出两个人事任命,其中之一便是于信暂停广州拓展业务,开始准备走国际化。
2016年12月,ofo正式对外发布全球战略。其中,“将于近期在硅谷、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
有报道称,其实于信当时并不太同意戴威的决定,认为其就是为了在速度上快过竞争对手,让后来者无法进入海外市场。
也因此,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上,ofo使用了早期在国内扩张时的那一套惊人节奏。截至2017年底,ofo海外运营城市已超过50座。
而同一阶段,摩拜、小蓝车等大小巨头们也都纷纷加入海外业务扩张的阵营。
2017年,摩拜和ofo不约而同把新加坡作为第一个海外战场。
可是在进入新加坡市场后几个月,当地新兴共享单车oBike与来自中国的自行车一起遍布整个城市,面对本土单车企业,摩拜和ofo不仅在运营数量上不能比肩,在当地民众的口碑中也并不占优势。
遍布大街小巷的自行车也让当地政府感到头疼。新加坡政府工作人员艾伦对媒体表示,“随处停放使得新加坡就像一个中国城市,自行车就那么四处摆放着。”
事实上,不少发达国家对公共环境占用现象的容忍度都很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在海外始终面临压力。
2017年,旧金山市政部门在得知小蓝车将在旧金山投放上万辆无桩单车后,便给小蓝单车CEO李刚写信,反复提及“公共路权”,并提出包括经营活动不许与现有法律和特许经营协议相冲突等多项要求。甚至还有官员痛斥小蓝车为“流氓企业”,并威胁将采取严苛处罚,以惩治无桩单车乱停乱放,防止大街变成垃圾场。
除此之外,在单车运营和人员招聘上,共享单车企业也在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
于是,曾经声势浩大“海外圈地”的共享单车,不到一年时间,显然已经开始偃旗息鼓了。
2018年7月,有关ofo的传闻不断,先是其正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计划未来60天内逐步结束澳大利亚运营,街头单车将被移放入仓库,并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减少”其在悉尼和阿德莱德的业务。
7月17日,ofo暂时退出德国市场。ofo表示,此次公司做出的是“战略性决定,以国际视野聚焦优先市场。”根据媒体报道,几天前,ofo还宣布退出中东及以色列市场。而ofo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已经被解雇,除了浦那,ofo现在已经终止了印度其它城市业务。此时,距离ofo进驻该地区仅仅只过了2个月。
今年6月,有消息曝出ofo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
随后,于信发朋友圈称报道不实,属无稽之谈,并表示ofo海外业务仅新加坡的营收就比其它某些友商全量营收高。
有人分析,也许报道尚未得到ofo方面证实,但不平静的海外风波,似乎都在流露一个信号:ofo的海外布局正在收缩。
这对于现在的ofo来说,不仅不能为其独立发展助力,反而正成为着其最大的拖累之一。
2014年,ofo创立;2017年11月,ofo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戴威曾荣获《财富》中文版“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他说,他相信终有一天,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ofo共享单车创始人 戴威
彼时的他豪情满怀,如今的他咬紧牙关。这次收购传闻究竟是否是场预谋的剧透,还是进一步刺激了ofo的“独立宣言”?E2-2轮融资又将为现在的ofo带来怎样的实际意义?解决着无数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ofo小黄车,或许也正在走着自己嬗变路上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