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24亿美元后,知乎的喜与忧 | 嘉宾案例
付费阅读

嘉宾派访学课程 · 2018-08-22


导读:
1.8亿用户、2500万移动端月活、950万平均日活是8岁的知乎交出的成绩单,而市场也给了它相应的认可:完成E轮2.7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到24亿美元。


知乎刚刚诞生时,邀请制注册为其积攒了口碑和品牌势能,开放注册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也证明了它的价值。


数据越来越好看,但知乎却开心不起来。因为部分用户开始反感“充满了抖机灵答案”的知乎,开始对其商业化不满,认为过多的广告影响了使用体验。


是提升门槛打造内容,还是加快商业化步伐赚钱?或者有折中的办法,完美解决这一矛盾?近日,知乎CEO周源重申创业初心,揭晓了他的答案。



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全触控屏幕和iOS系统真正推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大门。尽管国人对iPhone的进一步了解还要等到2010年的iPhone4,但国内的科技极客从2007年就感觉到了iPhone的独特,他们为iPhone而痴迷,并打算持续关注和研究这个或许能改变时代的产品。


张亮和周源都是这批“果粉”中的一员,他们一起做了Apple4.us,这个科技博客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iPhone感兴趣。在Apple4.us里,人们可以在邮件组里提出关于苹果的各种问题,然后有人出来回答、讨论。


2010年,Quora在美国上线,这款由Facebook前CTO创办的产品,以邀请制的方式,逐渐扩充用户和业务,成为美国知名的问答社区。


周源和张亮都注意到了Quora的出现和发展,一个念头开始闪现——如果把Apple4.us和Quora的理念打通,会发生什么?


知乎诞生记


2010年8月,周源和张亮、黄继新等人开始着手寻找答案,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商业计划书,并形成了最近一个月的工作计划和预算,晚上,他们就去见天使投资人。


在此之前,张亮在《环球企业家》做了多年记者。2009年,创新工场成立时,李开复第一个邀请他去专访,在肯定张亮作为记者的能力的同时,李开复还补充道,“这么好的一个投资人,做记者可惜了”。于是,张亮成功成为了创新工场的投资人之一。


2010年8月的那个晚上,他带着周源和黄继新顺利地见到了创新工场的投资人,并在年底拿到了数百万元融资。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线,为了验证产品,他们先邀请了200名用户注册。在创新工场的推动下,这200名用户都是互联网圈的领军人物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比如李开复回答了自己为什么离开谷歌,部分腾讯员工讲述了马化腾回复邮件的故事。


在这种邀请制的保护下,知乎从一开始就拥有高质量用户和内容。用户是各种领域的专家,因此他们在回答问题时都会严肃、认真,尽可能提供专业度高的答案。


一时间,知乎成为小而美的代表产品,能在这里注册的人象征着某种身份和地位,而他们贡献的问题和答案也得到了广泛传播。用户和平台都赢得了认可,产生了良性循环。


每家公司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节奏,有疾风暴雨式的,也有缓和渐进式的,知乎属于后者,邀请制的方式让优质内容磨砺了“知乎”这块招牌,但是很难想象,这一磨砺期长达2年多。


2013年3月,知乎终于向公众开放注册。像是一块大闸被提起,用户在2013年蜂拥而入,不到一年时间,知乎的用户量达到了400万。


这400万用户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证明周源在创业之初闪现的那个念头是有前景的。随着优质的答案被社交网络和媒体引用,知乎成长的步伐越来越快,“有问题,上知乎”已经成为部分人的口头禅。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底,知乎的注册用户达到1.8亿,移动端月活和平均日活用户分别达到3500万和950万。




知乎做对了什么?


实际上,取得上述成绩,靠的不仅仅是知乎对产品的打磨。作为一家内容公司,用8年时间,把估值做到24亿美元,知乎至少还做对了以下两点。主观因素是它遇到了一支靠谱的团队,客观因素是遇到了“知识付费”的风口。


一、创始团队的快速决策


在知乎之前,中国还有一家注重用户和内容质量的公司——豆瓣。


自2005年创立以来,豆瓣始终散发着“文艺”的气息,核心产品书影音也都是吸引一些比较有审美情趣的用户。


在没有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也才正在兴起的时候,豆瓣已经出现了“大V”“红人”等概念,并捧红了今天活跃在公众号的咪蒙、知乎大V张佳玮等人。


这颗社交网络的明星最终还是坠毁了,或者说这是它的创始人阿北的一种选择。


在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时刻,阿北做了错误决定——将每个产品做成独立APP,希望更垂直和深刻,结果割裂了“豆瓣”品牌。


另一部分,则是面对商业化和盈利时,豆瓣始终不够直接,希望用一种用户喜欢的方式去赚钱。比如为了不打扰用户浏览他感兴趣的内容,豆瓣几乎不做兴趣圈之间的连接,减少了很多辐射的机会;虽然广告是主要的盈利渠道,但在筛选广告方面,豆瓣也有严格的筛选条件,必须符合用户的调性。


在互联网彻底释放能量的2011年,豆瓣终于找到了非常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在电影页面接入选座、购票功能,通过收取服务费盈利,但是猫眼电影等O2O公司迅速崛起,用补贴抢走了豆瓣的这一业务。豆瓣FM和豆瓣东西也分别尝试过在线音乐和电商,但都并不成功。


在2011年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后,豆瓣商业化的步伐并没有加速,导致一位投资人非常生气地表示,“以后打死都不会投豆瓣、雕刻时光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的典型特征就是,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你说他两句吧,这些文艺中年的CEO还和你各种不高兴。”


知乎不是豆瓣,周源也不是阿北。


知乎创始人兼CEO  周源


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周源做事情的坚决性非常强,他更清楚做出了一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周源出生于贵阳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他非常严厉,从来不替他做任何决定。当他求助时,父亲会问他两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式做这件事?你要做到什么程度?


当年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周源预感成绩不理想,非常失落。父亲给他发短信: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昂扬之气。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会考得很好,去了你特别想去的学校;也有可能考得很差,但是你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你要是没有那种昂扬向上的状态,即使你取得一个很好的结果,可能也不一定真的很好。


周源坦言,这条短信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记忆犹新。


毕业之后,周源的工作是商业记者,看了很多公司生生死死的变化,他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想,如果是我带领一家公司,该怎么去做?


2008年,他带着一万多元积蓄裸辞,创立了Meta搜索,帮助电商公司做数据分析。当时,中国电商市场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在广袤的市场之上拼杀,他们唯一要做的是占领更多的市场和用户,来不及考虑精细化运营。


需求不够强烈,Meta很快遇到了现金流的问题,第一次创业草草收场,周源把他的昂扬之气带到了知乎。


除了周源外,知乎的联合创始人张亮和黄继新都曾在创新工场任职,他们顺利找来了投资,而重度互联网用户的身份,也为产品的打磨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CTO李申申则是和周源一起创办过Meta的战友,他曾在爱奇艺任职高级工程师,对数据的敏感和处理能力,则为内容的优化和推荐助力,让知乎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比拼中,始终有一个掌舵者。

 

二、积极寻求商业化


当用户超过400万后,证明知乎所设想的“帮助大家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并获得新的机会”是有价值的。但是在输出了价值后,如何获得回报,保证持续输出呢?


知乎联合创始人成远在2014年时表示,知乎尝试了一些广告投放,比如在一些话题中植入了亚马逊、高德等品牌,“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企业需求,未来可能会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和广告投放”。同时,他也强调,在建立起足够的优势之前,没有让大量用户产生依赖,很难实现大规模盈利。


与豆瓣一样,知乎前期先练内功,同时也在小心翼翼地尝试。但是如何避免陷入豆瓣的盈利陷阱呢?


在广告投放上探索了几年,2017年后,知乎正式开启了商业化,内部成立了商业广告和知识服务两个事业部。这一决策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8年上半年,知乎的广告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0%。


2018年6月,知乎将知识市场升级为知乎大学,该产品提供课堂和读书会两项服务,其中课堂中包括职场成长、心理情感、培训考试、互联网、生活研修等门类;而读书会则推出了以上门类下的相应书籍,通过付费可以音频的方式收听。


测试了2年多才开放注册的知乎,突然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这个节奏似乎不符合这家慢公司的调性。


然而周源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知乎在早期的节奏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在我们开放之前,选择迅速开放的公司其实都死了,包括很多大公司。我们有自己坚定的原因,这个原因不是为了慢,而是为了构建整个社区的氛围和机制。”另外,他认为知乎并不是一家慢公司,“今天的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竞争是没有太多边界的,甚至可以认为今天的互联网竞争就是二战,环太平洋地区全在打,你不能说自己不是参战国。所以更快速地构建竞争力、产品力、创新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是要走得更快的公司。”


知乎踟蹰

2016年,知识付费拉开大幕。这一年,得到APP上线;知乎上线“值乎”功能,开通知乎Live;喜马拉雅FM推出“付费精品”专区,发起首届“123知识狂欢节”。直播社区“千聊”和语音问答应用“分答”上线。


2017年,知识付费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喜马拉雅FM推出“66会员日”;知乎开通“市场”独立入口,包括知乎Live、书店和付费咨询频道;分答则上线20-30分钟的“小讲”语音课程。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保持较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玩家众多,知乎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的问答社区”这一定位,但在发展历程中,也衍生出了其它优势:


1,自上线以来就明确了“知识交换”的路径,让品牌自带营销属性。


2,未开放注册的2年时间,足够优质的邀请用户和内容,为品牌积累了有份量的势能,使得知乎的用户数量在前期迅速爆发增长。


3,与社区属性结合,已经积累的1亿个回答的社区数据,使得知乎更懂用户在不同阶段所关心的问题,以及根据用户的职业、兴趣、提问,做更智能的推荐和内容生产。


4,综合性的问答平台,使得知乎不仅具备知识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满足用户的猎奇心,在闲暇时被用来消遣。


看上去,知乎在行业里手握竞争优势,也积累了1.8亿注册用户,似乎这头“独角兽”前路无忧,但实际上它在绕开了豆瓣面临的陷阱后,却跌入了另一个漩涡,而那也是豆瓣为何犹豫不前的原因所在。


在开放注册后,知乎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回答数量也超过了1.1亿个,知乎大学也输出了1.5万个知识服务产品。


但是,在一些用户看来,越来越繁荣的知乎正在背离自己的初心。


在“如何评价知乎完成E轮2.7亿美元融资?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知乎的3809号用户楠爷表示“要泼泼冷水”。他认为“认真和真相,是知乎的底线。如果有一天,如果整个互联网世界不再拿知乎的答案和专栏当做答案,那么知乎将彻底崩塌”。


知乎的答案和专栏的质量正在下降,这不只是楠爷的看法,很多早期用户都有同感。


他们是奔着“知识”而来的,但是在近几年,他们开始怀念未开放注册之前的知乎,认为那是“有质量的产品”,“而现在多了很多抖机灵的回答”。


除了用户鱼龙混杂,导致内容质量下降外,知乎的商业化也对品牌造成了伤害。


一位知乎用户直言,“这(知乎APP)是我见过的广告最密集的APP,两三个回答就有一个广告,让人很崩溃啊”!



知乎页面截图


2017年,知乎开始迈开步子商业化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总计5轮融资,因此开始尝试商业化和盈利是有必要的,毕竟资本投进去那么多钱,不是为了看漂亮的用户和内容数据的。


一边是要做高质量的内容社区,这意味着要提高注册门槛,把一些灌水和网络暴力的用户排除掉。另一边,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们理所应当通过积累的用户追逐盈利。


往左走,取悦了用户,但是难以盈利;往右走,更接近金钱,但是优质用户流失后,平台将逐渐失去价值。左右为难,知乎踟蹰。


同步“加减法”,全面拥抱知识付费

8月8日,在宣布完成E轮2.7亿美元融资的同时,知乎对外公布了“海盐计划”,纵观知乎近两年的发展,不难看出海盐计划的推出,是负有使命的——针对输出优质内容和加速商业化的选择,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知乎利用了人工+技术的手段把控内容。在技术层面,上线了两个机器人,一个叫悟空机器人,顾名思义,它有火眼金睛,能检测和识别用户发布的不良信息,然后删除或折叠。还有一个叫瓦力,在《机器人总动员》中,它的任务是进行垃圾分类,而在知乎,它负责分类和处理虚假信息;如果用户反复发布虚假信息,它就直接把这个用户注销掉。


此次推出的海盐计划从侧面反映出,在把控内容方面,靠两个机器人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用一套机制,激发用户的自主性。




根据周源描述,海盐计划包含“盐值”系统和“创作者中心”两部分,盐值系统是做减法,可以让每一位用户都参与到知乎站内的建设、维护中去,能够进一步保障良性讨论氛围。高“盐值”用户将享受更多参与社区治理的权益,更迅捷的社区服务等。他们的专业判断将能够对于内容的流通、排序、标记,甚至删除等产生更大影响力,进一步有序放大社区自净的能力。


低“盐值”用户则会无法使用部分功能,比如不能匿名,其创作的内容不会进入公共流通领域,或者无写评论功能等。这意味着爆照、封建迷信、辱骂等低质内容、行为等会在社区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在消除低质量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做加法,补充精品内容,因此“让更多人乐于分享,并因付出获得相应的影响力和收益,最终反哺到创作中,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创作者可通过各种工具了解所创作内容的数据表现,扩展专业内容在社区内的影响力,收获更多认同,同时,还可凭借自身创作获得知乎的经纪合约,乃至商业创作收益”的创作者中心,就是鼓励创作的手段之一。


在楠爷泼出那盆冷水后,周源赞同了他的回答,并重申了创立知乎的初心:我们相信一点,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知识──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来分享知识,将每个人的知识都聚集起来,并为人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