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行业十年大体检
付费阅读

首页 · 2019-12-06

作者 | 从林

编辑 | 赤雨楼

出品 | 我有嘉宾 (ID:wetalkTV)




中国创投行业每10年需要一次大的体检,2019正是体检年。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寒冬”一直被人们挂在嘴边,成为年底扎堆召开的峰会里不断被重复的话题。投资人们似乎比往年更加卖力,在下沉市场的乡镇、工厂车间甚至农田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个行业就是在做体检、做修剪,优胜劣汰,没有人可以一劳永逸。”在2019年第十九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说。他表示,今年前11个月每个行业的投资跟去年同期相比,都下降得特别厉害,其中金融行业下降85%,文化传媒下降78%,医疗行业增长10%。

 

对于市场的下滑,投资人已经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经纬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不止一次发文,提醒创业者们市场有多严峻,并声称不会在彻底失望的公司上再浪费新钱。

 

在骤冷的环境下,见证了一个个风口的陨落,他们变得谨慎,开始过冬。他们相信,做早期投资,有定力,耐得住寂寞,才能穿越周期。投资人普遍认为,美国的股权投资者更耐得住寂寞,对投资本身的规律认识得更清晰,而人民币基金则缺乏长期的LP。

 

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资本市场有冷暖起伏,但中国庞大的市场总会生长出创新的东西。对VC机构来说,寒冬之下,要耐心等待春天。对创业者来说,聚焦并保持自己的节奏是当下面临的更大考验。


第十九届中国股权投资论坛现场圆桌对话

 


“每周上会的项目只有去年的一半”



吴婷(嘉宾大学创办人):2019年的股权投资市场,无论是募资、投资总额,还是各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都有了不小的下滑。今年前11个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投资总额则同比下降29.5%,投资案例数量下降18.7%。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今年的成绩单如何?


甘剑平(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渶策资本是今年7月1日创办的,到现在正好5个月,应该是在座最年轻的机构。我听到年轻两个字特别开心,我就是希望能够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以及对年轻人兴趣、爱好、消费取向的关注,能够在未来投到更多的受年轻人喜欢和热爱的独角兽。换句话说,渶策资本主要的投资方向就是消费和互联网。

 

在过去5个月内,我们完成了第一个基金3.5188亿美元的募集,也完成了三个投资项目,投了差不多3000万美元。团队也成功地从创始团队的五个人扩增到现在的八个人。目前,我们八个人分别驻扎在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平均一个城市两个人。这5个月来,我非常的勤奋,跑了美国十个州,20个城市。与此同时,还在做投资、做招聘。幸好年轻,还跑得动。

 

高翔(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今年从状态来讲,第一是充实,其实做投资的十几年,每天都过得挺充实的。第二,有点兴奋,因为今年环境的变化比较多,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反而感觉变化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高榕的投资节奏一直保持得比较平稳,成立五年多,每年的节奏都差不多。投资其实是一个很长线的事情,我们也很难用一年的时间去看待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更长的周期去看。今年到目前为止有2家IPO。高榕成立5年多以来,投了超过150个项目,目前已有10家投资或入股的公司成功IPO,超过20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施安平(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CEO):我是老兵新传,到国中创投这个新平台,算是我二次创业。国中创投有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到今年基本上一期的投资任务完成了,大概投了30多个项目,10多亿。

 

今年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感觉到了。我自己认为,一个好的VC应该是穿越周期的。今年,我们的投资节奏跟往年差不多,总体上国中创投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投资风格没有变。三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按自己的投资节奏,按自己的投资逻辑在投资。宏观经济尽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做早期投资,做VC阶段的投资,如果有定力,有自己的投资逻辑,是可以穿越波动的。

 

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投资是一个长跑,是一个马拉松,20年虽然漫长,但是对于我的投资生涯来讲,只是其中的一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匀速前进的阶段。今年谈不上什么大的惊喜和大的遗憾,和往常一样,这是我们20年中的一年。

 

经过20年的发展,我觉得在中国做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心得就是无论市场怎么变化,无论政策有什么样的变化,能够活下来,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生存哲学。

 

今年我们从募、投、管、退来讲,应该说比前三年要差一些。我们今年大概募资30多亿人民币,美元没有募。人民币比去年稍微少一点,比较难的一点就是市场化配资,今年确实是寒冬,很多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给了我们的入门券,但是市场化募资较往年相比确实变缓慢了,这是我们自己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市场的一个问题。资管新规和上市公司的缩水,导致原来传统的募资渠道萎缩了,好在我们在信托、保险和机构投资人这一块,还是可以的。

 

管理方面,今年是比较费心劳力的,经济不好,牵扯到方方面面,一些初创企业都碰到了一些挑战,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帮忙。

 

徐传陞(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今年我们新投的公司大概超过60家,投资金额跟去年差不多,也在做新一期人民币基金募资。募、投、管、退,都按正常进行。我们专注于早期,虽然大家都说现在是寒冬,但是我们其实不太关心,我们更关心的是三到五年的周期有什么机会,并在恰当的时间提早布局。退这一块,今年我们的工作量很大,做得不错,LP应该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我们今年非常努力在工作,同事依然非常积极,可是我们发现总体的项目数量还是减少的。在我们今年复盘前三个季度工作的时候,也发现平均每周上会的项目只有去年的一半。

 

投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新投和加码都需要认真对待。对于投资项目的评判,好坏不是一个单一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字。首先,我们会综合考虑创始人2-3年既定目标的完成度,创始人对行业的敏感度和责任心,公司的团队建设完善程度以及市场开拓的程度等等。我们也投了很多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跑通,不过通过创始人和团队的多方努力,能明显看到了正面变化的公司。总的来说,会继续加码支持那些综合能力持续给力,创始人明显在快速成长,行业有较高潜力的公司。

 

周逵(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总体来讲,我们的投资总数没有大的变化。红杉这几年的投资节奏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去年以来,我们在投资结构上有一些转变:第一,早期的、尤其是种子期的比例有所提升,现在A轮和A轮以前的投资已经占比达到60%;第二,因为红杉的基金规模不小,在一些大的项目上,甚至有百亿美金估值以上的项目,我们也比较积极。


 

“人民币基金缺乏长期的LP”



吴婷(嘉宾大学创办人):今年在一个新常态下,大家看起来都漂亮地穿越了这个周期,或者正在勇猛穿越当中。刚才说到基金募集的时候,更多是美元基金的成功募集,而人民币基金的募资,尤其是市场化的钱好像更难一点。那么,哪一种形式的基金可能更容易在新常态下生存,不同的结构会面临着什么样不同的局面?

 

高翔(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我觉得从基金的角度来讲,这十几年下来最大的感触其实是耐心,因为投资最终还是要赚长期和成长的钱。其实你在一个短期时间看“风口”,可能是一个贬义词,真的拉长到10-15年的时间,其实绝大部分的“风口”还是一个褒义词,最终还是会发生的。我们回头看所有大家提到过的风口,在今天基本上都发生了,只是说来的时间是什么时间,或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会有一些区别。

 

所以我觉得VC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其实是要有耐心。上市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整个公司的成长和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相关性没有那么大。如果真的是一个可以长期成长得好的公司,是可以去穿越这些周期的。

 

我们一直说VC要更多去寻找的是这些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可逆转的趋势是指不管市场的短期怎么走,这个趋势一定会来。比如之前讲的电商、移动互联网、直播等“风口”,所有这些趋势都是不可逆的。

 

徐传陞(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从资本来讲,除非有极其剧烈的变化,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美国投资人还是非常愿意在中国布局做投资的,毕竟中国GDP还保持着每年6%左右的增长,也是全球增长最快、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几个国家之一。

 

当然不排除个别新LP,还会有一些犹豫。但至少我觉得我们自己的30多个LP里面,都是非常看好中国的,也非常支持我们。投资方向没有那么大的区分,可能人民币基金会投一些更硬核、更符合中国技术升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在航天航空的布局,从科研院所走出来的一些高新技术,很适合人民币基金。但是总体来看,经纬在人民币和美元基金的投资方向上没有太大分别。

 

甘剑平(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我咨询了很多业内的朋友,大家都说美元基金募集相对会比较快一点,效率也会比较高一点。新手上路必须快跑,所以一开始肯定是选择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一个基金,让我和我的合伙人们开始在投资行业里面做项目,开始往前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另外,我们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互联网和消费,也就是所谓的TO C。相对来讲,TO C公司可能在前期对现金流,对市场营销和研发的费用需求偏大一点,所以需要比较快速的、不断的融资。相对来讲,美元市场对这样的公司会有更大的偏好,所以一开始,美元基金可能也比较适合我们。

 

施安平(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CEO)基金LP的结构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中国人民币基金一个长期的痛点,就是找不着长期资金。为什么美元的LP相对比人民币LP市场成熟得多?他们耐得住寂寞,他们对投资本身的规律认识得更清晰,而人民币基金缺乏长期的LP。

 

如果结合国中创投自身的特点看,我们的结构里面国有成分大概占到一半,另外一半是民营的,也有金融机构,但是金融机构有一点,国中创投从来不要银行理财,承受不起这样短期的压力。人民币基金要培养长期的资金,我觉得保险资金、社保资金,长期的耐得住寂寞的资金,是人民币LP结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大力发展市场化的母基金,大力发展放开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和比例,这个是我觉得现在一定要呼吁的,特别是现在在所谓的寒冷期,募资这么难。人民币资金为什么难?是因为我们缺乏长期资金,当然宏观经济是一个方面,但是我觉得越是长期的LP越不被短暂的周期所影响,所以反而这一类资金是我们最需要的。

 

短期资金建立长期观念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的资金它的诉求是不一样的。理财资金两年期和三年期,一定是看短期收益的。所以首先把结构调整好,理念自然就能够跟上。从国中创投自身来看,我认为未来人民币LP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以保险和社保为主的基金,这样的结构才是优化的结构。

 


 
 “中国市场每年都有创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吴婷(嘉宾大学创办人):我们正处于变革状态,新旧动能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新一轮的技术不断推动着我们的发展和变革,像云计算、边缘计算、5G、生物医疗和AI等等,已被公众所熟知。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如何去看新的机遇?请大家分享一个目前重点关注的行业,2020年我们该怎么做?

 

周逵(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其实每年大家都在想新机遇,每年都在想下一年做什么,比如技术驱动,TO B的机会,还有C端的变迁等等。关键是你能不能更聚焦一点,能不能更专业一点,可能这是一个挑战。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每年都会有创新的东西生长出来。虽然资本市场也会有冷暖起伏。为了不错过最大的机会,而且同时不要掉到最深的坑里,我们需要全神贯注,策略不能变来变去,否则看不清楚局势。

 

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及时做出反应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由于企业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别把“深口袋”做砸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都是挑战,需要聚焦注意力。

 

目前,我比较关心养老这个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趋势,但还没有看到一个明显的机会。未来需要花更多时间来摸索。

 

汪潮涌(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今年我们公司关注三大热点,第一,先进技术的进口替代,无论是芯片相关的,还是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等硬核技术。进口替代在下一周有一个上海新的芯片公司要发布,是一个美国出来的团队做的一个芯片项目;机器人方面,有一个并联工业机器人,刚刚进入了几家大的3C客户群里面。

 

第二,生物医药领域。这个领域是我们公司第二大的投资领域,仅次于TMT,这里面主要是创新药。最近投了一个做肠道调整的进口药。

 

第三,和科创板相关的。我们有很多的项目,如果按照传统的海外去上市,或者是上主板,可能比较难。但是科创板推出以后,增加了一种退出可能性,所以我们在这一块的项目也做了一些调整。

 

施安平(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CEO)我看好一个方向,就是网络安全。我觉得未来国际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安全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实际上我们知道国家已经启动了一些计划,这个市场我觉得巨大,所以在网络安全上,我们今年做了重点的布局,从芯片到边缘计算,到存储,到整个服务器,未来可能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这里面还有一些核心技术,关键的技术,软的硬的都有。我们今年在这一方面做了布局,应该是未来很有预期的一个方向。

 

徐传陞(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我们的投资同事分了七八个不同的领域,从创新药到先进智造到商业航天,从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在看。简单来说,我觉得企业服务和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产业是重中之重,未来怎么提高效率,怎么促进产业互联网升级,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最近三年比较有意思的是航天航空领域。我们目前布局了四家公司,星际荣耀是全球首家首飞即完成入轨的民营商业火箭公司,他们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产品高可靠、低成本、变推力、可重复使用;还有商业化卫星公司天仪研究院、国内首家空间资源发现与利用公司起源太空、以及卫星遥感和气象大数据处理佳格天地。现在还在积极看商业航天的其他方向。这个领域我们判断会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五年之内有机会出几家大的公司。

 

事实上很多今天人类受益的技术都是太空探索的“副产品”。中国的商业航天浪潮刚刚兴起,目前还停留在可以真正商业化运作这一阶段,务实但也心怀野望。美国过去15年主要的航空航天研发力量已经是商业公司在牵头推动,中国现在也在逐步迎来类似的阶段。从国家航天航空的力量来看,中国可能跟美国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不大。可是在民营企业里面,中国整个行业才刚刚开始。经纬系公司正在逐步实现低成本、高可靠,逐步建立技术领先。经纬是国内首个主流一线机构大金额投资火箭制造公司的,这个细分行业的研究一直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高翔(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我觉得在消费级品牌方面,还是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机会。过去我们说消费级品牌,总是会觉得它的天花板有限,某一个品类就算做得再好,可能空间也不是那么多;今天来看我觉得由于供应链和渠道的成熟,包括微信让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极度缩短之后,品牌可以把消费者作为用户去运营了以后,消费品再去扩品类就会容易多。我们坚信中国消费市场一定会诞生出类似于宝洁和可口可乐一样的大型消费品公司。

 

我们投的完美日记就做得非常好,从彩妆切入,已经建立了从线上到线下对消费者融合运营的体系,未来再去做其他品类的时候,也会容易很多。

 

甘剑平(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我们比较关注虚拟偶像和虚拟伴侣,这是一条非常有趣的赛道。我之前投的洛天依曾经在梅赛德斯中心和郎朗合办了两万人的演唱会,基本上坐无虚席。很多观众是独生子女,虽然没有真人伙伴陪伴,但是有虚拟的伙伴陪伴。

 

有时候,追真人的明星可能会存在风险,比如偶像犯罪就会伤了你的心。但是,虚拟陪伴永远陪伴着你,永远都这么有趣和可爱。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永远跟虚拟偶像和虚拟陪伴在一起,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复杂了,你可以躲在家里,通过技术手段获得与真人交往的体验。再加上人工智能,世界上很多麻烦就可以避免,小朋友们可以永远开心,永远活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