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5日,一个演员的诞生? | 嘉宾案例
付费阅读

案例报道 · 2018-08-21




导读:


红芯从名不见经传到刷屏IT和投资圈,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


而这5天的剧情每日反转,让人目不暇接。


8月15日,号称拥有自主研发内核的国产企业级浏览器——红芯,宣布完成2.5亿元C轮系列战略融资,并称,本轮融资投资方主要来源于红芯的客户——大型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同时,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继续跟进投资。


红芯的宣传语让人热血沸腾:其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具备核心技术,并推出了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而当广大网友争相下载这款红芯浏览器的安装包并解压后发现,他们得到的是一个版本号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这也是谷歌浏览器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系统的版本。


很快,有人站出来高呼:这个红芯浏览器,是个通过谷歌浏览器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浏览器,本质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


8月16日,红芯公司联合创始人高婧接受采访时称,红芯浏览器确实包含Chrome在其中,但此举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


8月17日上午,红芯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致歉信称,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这一点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红芯公司官网已撤下了该浏览器的下载链接。而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风潮依然在继续。


一场闹战的诞生

如果说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浏览器,在15日正式宣布C轮融资成功便能如此引起业内360度的瞩目,归根结底还是业内对于“自主研发浏览器内核”这个前缀概念的饥渴。


众多周知,目前世界上主流浏览器只有四个:微软IE浏览器、谷歌Chrome、苹果Safari、火狐浏览器。


这四大浏览器的业内“C位”之本,便是他们都拥有独立开发的内核技术。国内较多使用的百度、360、QQ浏览器等等众多国产浏览器,虽然在产品界面、功能设计以及体验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归根结底,基本都是在使用这四个浏览器的内核技术。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C轮能拿到2.5亿融资的红芯,在浏览器核心技术方面“打破美国垄断,打造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的热血呐喊,必定为其助力不少。


红芯官网对其浏览器的介绍的是:该浏览器拥有智能的认证引擎、渲染引擎、管控引擎,而且还有强大的“国密通讯协议”,支持统一管控、远程控制。



红芯企业浏览器官网截图


划重点——以上提到的,大多都是国外浏览器内核没有的技术。


红芯信誓旦旦:“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让每个中国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红芯。”


技术宅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疯狂下载矩阵,毕竟只要几分钟,就可一睹国产自主研发浏览器内核的荣耀风采,这无不激励着阿宅们灼热的内心。


结果,黑色幽默就这样不期而至:有程序员在解压了红芯浏览器之后,竟发现了各种Chrome浏览器的元素。


微博博主“泷涯”在安装完红芯浏览器之后,于15日下午发文表示,其发现文件结构基本上一模一样,甚至连“属性”里的Chrome都没有改动。


网友哗然。一时之间,各种质疑与控诉如潮涌来:“现在造假都不用心了!”“现在骗钱都这么容易了?”“这个‘拿来主义’太过分了!”


20多个小时后的16日晚,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红芯浏览器内核是基于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


红芯时代在声明中称,红芯内核的技术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红芯隐盾该功能主要是让企业的应用系统隐身,只对特定身份和设备可见,从而有效避免外部可能的攻击。第二,红芯云适配,主要是将企业PC端系统适配至移动端,从而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移动办公;第三,安全可控浏览器,通过私有DNS、加密缓存国密算法支持等功能,帮助企业迸行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这些功能都源自于企业客户的需求。




同日,红芯公司联合创始人高婧,说出了那句被更多人当做箭靶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有网友甚至犀利追问:请问“巨人”同意你们“站”了吗?


事实上,除了红芯借壳Chrome,有业内人士在分析红芯浏览器安装包相关插件代码后,发现问题有三:


一,红芯浏览器插件的源代码中存在大量的注释,显得注释过度。一般熟练的程序员日常写代码时不会所有内容都进行注释,简单的接口不用注释,也不用重复注释。“注释的主要功能是提醒程序员某一段代码的用途,但每一句都加注释,太浪费工作效率,而且显得十分业余。”一位从事汽车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表示。


其中一个叫“密码管家”的插件源代码中,一个仅350行的文件有100行代码重复。业内人士表示,这足以说明程序员不懂封装,即把代码中相同的部分抽象成一个单独的函数。另一位来自外资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则评价称:“中文注释说明水平可能不高,说明懂英文的人不多。”


二,上述同插件源代码中,大量使用常量字符串,且代码中大量使用jQuery等过时技术(12年前发布),使得代码冗长不易读懂的同时,之后可能的重构也会变得非常困难,以及不利于国际化等进一步开发。


三,除了代码被指显得不够专业,更值得注意的是,红芯浏览器插件在数据安全方面也值得商榷。经试验发现,插件密码管家中所存储的密码仅存储于本地并且没有加密,即用户可知道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其他人的密码。此外,红芯浏览器的数据缓存也未加密,与其官网所称“数据缓存有数据加密沙箱”相悖。


不少程序员纷纷吐槽,红芯浏览器套用的谷歌49.1.2623.213版本的Chrome文件,是比较陈旧的版本,因为这是谷歌浏览器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系统的版本,而红芯浏览器是支持XP系统的。


“这说明他们连最起码的代码修改都不会,360浏览器也是基于Chrome内核,用的是最新的69版本,它们就做了XP的适配。”一位程序员告诉记者。


一位资深的前端工程师直言,红芯时代所称的三点创新“完全是在混淆视听”。


“因为他们是通过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实现的,他们将话题锁定在浏览器上,让公众以为浏览器是他们的创新。而打开Chrome插件市场,类似功能的插件可以说是非常多的。至于价值,好的浏览器插件是有可能有千万级估值的,但现在Chrome插件市场整体不景气,高质量的Chrome插件应该有百万左右的价值。但我不认为红芯的插件是高质量插件。”


8月16日下午,陈本峰称“红芯”确实使用了Chrome浏览器的内核,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应的改动和创新。


同样的说辞在同一天的高婧采访中也出现了。“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创新。”红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高婧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称,“我们现在不觉得这是一个坏事。看起来是负面的,但是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浏览器,从来没有一次受到这么大范围的关注,其实我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质疑发酵

顶着持续发酵的舆论压力,红芯的官方回应出炉。


8月17日,这个从“云适配”更名为“红芯”仅两个月不到的浏览器公司,就“夸大宣传、误导公众”发出致歉信。红芯浏览器所属公司官方微信号推送《红芯致歉信》一文,称红芯在近期的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




“这一点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确实做错了,在此郑重地向大家道歉。”


同时,红芯承认,所谓的“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


“红芯浏览器内核Redcor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的改造和创新,这一点我们在前期宣传过程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部分读者认为我们从零开始硏发了浏览器内核。”红芯作出解释。


而此时,外界对于红芯的质疑,已从技术层面,蔓延到了创始团队成员的履历,以及红芯所谓的企业用户上。


红芯创始人名为陈本峰,198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曾在美国微软工作。2015年的《中华儿女》杂志曾报道称,2000年,由于编程能力出众,陈本峰被他的本科导师——科大讯飞创始董事长、中文语音合成技术宗师王仁华教授招致麾下,成为了当时的初始团队(成员)。而他用了一个暑假帮助讯飞完善了中文分词系统,使其准确率从70%提升到93%。



红芯创始人兼CEO 陈本峰


对此,8月16日,科大讯飞回应称,公司内部对于该事件进行了核实,陈本峰并非讯飞创始团队成员,陈本峰只是本科期间曾在讯飞实习。


在红芯官网上,陈本峰还被称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据“千人计划网”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创业人才入选名单页面显示,陈本峰的确于2015年被评为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但“特聘专家”的称号并未有任何来源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被评进“千人计划”的这一年,在微软创投加速器第五期初创企业展示日上,陈本峰因为创新,还拿过“史上最胆大包天奖”。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的履历也引发质疑。此前高婧的介绍为: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及哈佛大学,而目前红芯官网已悄然将此表述换成: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学生)。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个人介绍修改前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个人介绍修改后


一个把科大讯飞实习经历说成是联合创始人,一个把哈佛的短期交流称为是毕业生。对于学历问题,曾有记者致电高婧,并未获得回应。


而在红芯公司对外发布的信息中,红芯浏览器已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中车集团、国家电网、比亚迪、海信、中粮、可口可乐等500强政企机构的工作平台标配。


国务院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国资委的个人电脑中没有统一安装红芯浏览器,现在都是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浏览器,也没有通知要求安装此软件。据其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并未购买红芯公司的服务。


中车集团内部人士也表示,中车集团层面使用的电脑并未安装红芯浏览器,下属子公司层面则不确认。


红芯公司官网曾披露,2017年,该公司曾与中国中车集团旗下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签约。对此,中车集团人士表示,这只是一家拥有几百人的小公司,不足以代表整个中车集团。


对此,陈本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是要骗什么国家资金,我们没有拿过国家的钱,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用户,并没有特别强调政府用户。”


“下一步可能就不做宣传了,我们就想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这次可能真的是因为融资宣传的比较猛,然后才会这样。”陈本峰对媒体说。


融资历程

红芯浏览器引发外界关注的另一个点是,此前知名度并不高的红芯浏览器,宣布完成了2.5亿元融资。


8月15日,红芯宣布完成2.5亿元C轮系列战略融资。红芯方面宣称,这轮融资投资方主要来源于红芯的客户——大型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同时,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继续跟进投资。


因投资方名单上出现森马集团和安徽讯飞创投两家公司,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与森马服饰、科大讯飞股价受挫。


8月16日,森马服饰和科大讯飞分别表示,两家上市公司并未投资红芯浏览器,参与投资的是这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控制的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694.13万元,森马集团认缴出资额为16.91万元,安徽讯飞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认缴出资额为117.79万元,分别持股1%和6.95%。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公司内部对于该事件进行了核实,科大讯飞未投资过该企业,而是科大讯飞的关联公司在2013年天使投资的一个项目。


根据工商资料显示,红芯在2013至2018年期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工商资料变更。2013年,其投资人有陈本峰、安徽讯飞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高婧、王峰、陈然、淡战平,随后,后三位退出,新增周俊为自然人股东。


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发生了5轮融资。2013年科大讯飞对该公司进行了天使轮投资;2014年3月,其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创资本和虎童基金;其B轮融资的投资方有晨兴资本和IDG资本。




2014年,其新增天津天创华鑫现代服务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天津天创鼎鑫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17年初,其经营范围增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销售自行开发后的产品、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的银行卡中心和PUE值在1.5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等服务。2017年5月5日,其新增投资人北京绯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18年1月,由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变为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6月由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6月25日,天津天创华鑫现代服务产业创投合伙企业和天津天创鼎鑫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退出,新入局了深圳市达晨创坤股权投资企业、杭州景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天星开元投资中心和南京汇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疆虎童瑞雪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2018年8月,新增了重庆贝信电子信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及ULTRA MEGA LIMITED的国外资本、上海晨熹创投、森马集团等企业。


尽管红芯把国产作为“卖点”,但从股权结构来看,红芯事实上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高婧曾对媒体表示,这些都是顶级的投资公司和顶级的投资人,在投资时是一个很审慎的过程,“他们是尽调过我们的大客户的,然后和我们方方面面的人聊过之后,才做的投资的决策。”


对于此次风波对公司的影响,高婧称自己并不担心,“我们直接给一些政府客户,他们都是要我们拆下来看代码的,所以客户都很清楚他们买的是什么,这点我们一点都不担心。现在有一些人可能看到这个消息,直接还去打电话给我们客户,虽然不希望客户会被打扰,但我们并不担心。”


那些“自主创新”的尴尬时刻

事实上,这种号称“自主创新”的打脸案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03年,汉芯造假事件轰动一时,曾经让很多人对中国科技创新之路感到无比失望。


2003年2月,汉芯一号在上海问世。


汉芯公司称,汉芯一号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设计,能够在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地方装上250万个零件,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计算。


汉芯公司还宣称这是中国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P芯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申请了6项专利。随后该公司又推出了汉芯二号,汉芯三号和汉芯四号。


2006年,清华大学BBS上惊爆汉芯芯片造假过程:“汉芯一号”发明者、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在美国购买摩托罗拉飞思卡尔568000的芯片,之后将上面的MOTO字样用砂纸打磨掉,然后再找一家公司在芯片上面打上“汉芯一号”的字样。


随后相关部门也对汉芯公司进行了调查并证实了其确为造假,而造假的目的,竟是为了骗取国家给的一亿一千万的科研经费。


前两年的“巴铁”事件,同样闹得沸沸扬扬。


2016年,这个立体快速巴士项目横空出世,科技感满满的设计,一出来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第一眼还以为看见未来了。”在秦皇岛亲眼见过“巴铁一号”的游客说。


在“设计者”的蓝图里:有了巴铁,人们日常堵车的生活将得到极大改善,因为这种巴铁据称可容纳1200人,将取代地铁、公交,成为最理想的通勤交通工具。


巴铁的热闹宣传,也招来了许多疑问,比如:这辆车怎么转弯?尤其是在道路比较狭窄的城市里?过桥怎么过?超重了怎么办?……


除此之外,质疑的最多的一点是,巴铁的总设计师宋有洲,小学都没有毕业,真的靠谱吗?


关于巴铁到底跑不跑得起来的种种尖锐质疑,还没有得到完全解答,巴铁背后的华赢凯来公司,因为非法集资垮了台。


2017年,该公司32名员工被警方逮捕了。测试的巴铁模型因此被搁置,工人们也拆除了300米长的测试轨道。


《新京报》曾评论说:“事实证明巴铁不过是一场民间科学伪装的金融骗局,并没有任何创新科技可言;而所谓的综合试验,只是单方面吸引投资的噱头。”


近些年来,小到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支付、共享经济、大疆无人机,大如C919大飞机、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中国高铁及高铁网等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确已在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依靠的是研发人员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劳与踏实,以及必要的研发周期,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而不是仅仅依靠短时间的热钱涌入。


有业内人士评论:红芯闹剧揭开了滥用“自主创新”的遮羞布,也折射了当下产业界的浮躁。这又一次警示我们,科研的本质是长期投入和攻坚,求真务实是基本原则和操守;技术发展路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浏览器的内核研发需要长时间的迭代,就跟做芯片一样。任何侥幸和花样迟早会被发现,可能像汉芯那样3年才被踢爆,也可能像红芯这样即刻被拆穿。


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此次事件也自然地引发对于核心技术的关注。一位软件行业资深从业人士表示,“红芯浏览器不可能打破美国的垄断。基于谷歌的技术,做了一点开发设计,这是不可能打破垄断的,属于二次开发。”他进一步指出,“对软件如何自主可控,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今天,一项技术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自主研发的。这是全球生态链的问题。”


自主可控一直是“国产芯”的希望和心结所在。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搭建自主可控的生态,才是国产CPU的出路”,胡伟武说,这也是龙芯的最终目的。


据调查,红芯时代(北京)有限公司共有12条专利信息。但研究人员称,单从字面上很难看出这些专利对官网所述的智能引擎起到多少作用,需要更多技术细节。而对于红芯所称的专利问题,他表示,“专利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改造的过程中自己也有可能有一些新的管理改进和优化”。




红芯方面也有自己的“委屈”,认为很多人只是下载了红芯浏览器,单纯地将内核进行比对就得出红芯造假的结论。但红芯浏览器主要是针对企业端,它真正的技术在于其背后针对企业做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隐盾、云适配及私有化DNS等。


在媒体群访现场,陈本峰表示希望媒体可以多报道点红芯拥有的原创技术,“这样我们公司才有明天,中国才会有技术创新的未来。”


“可能我们明天就死了,对于中国也是一个损失”,他说。旁边的市场部员工打断了他的话,“至少对于我们客户肯定是一个损失,对于中国有没有损失?可能只是一小块。”


陈本峰顿时有些尴尬,那种尴尬,一如他的红芯接下来注定还要面对的舆论氛围和发展之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