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150年的变与不变付费阅读
嘉宾观点 · 2019-04-12
这是「我有嘉宾」发布的第905篇文章
3756字 | 阅读9分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市场,约占4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化学品生产增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近年来,许多国际化工企业选择在中国发展,尤其是在去年,迎来了一场声势浩荡的中国建厂聚会——去年九月,美国埃克森美孚化工投资公司宣称拟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惠州建设一个化工综合体。仅过一个星期,中东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表示,将在中国福建省新建石化一体化装置。另一家工业巨头公司巴斯夫,也于去年七月宣布在广东建立一个化学品生产基地,计划2030年左右完工。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早在1885年,巴斯夫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其在亚太地区的投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中国。而且,不仅在中国,巴斯夫也在世界各地加码布局,目前拥有超过350家的子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
在嘉宾大学4月初的德国访学中,「我有嘉宾」出品人、嘉宾大学创办人吴婷带领嘉宾大学学员走进了德国巴斯夫集团总部,探寻百年巨头企业的生存之道,以及面对世界市场变化时是如何进行企业创新的。
今年2月,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10大化学品牌”排行榜中,巴斯夫再次登顶全球化工之王,品牌价值也随之一路飙升至82.53亿美元(约550亿人民币)。
巴斯夫成立于1865年,距今有150余年的发展历史。据了解,位于巴斯夫总部的德维希工厂群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厂,能生产从简单的石油馏出物到复杂的纳米材料等8000种不同的产品。厂区内共有250座化工厂,大约有36000名员工。同时,巴斯夫还有自己的医院、旅行社、火车站,宛如一座小城市。
巴斯夫是如何成为一家经久不衰的百年企业的?以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它又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在嘉宾大学4月初的德国访学中,「我有嘉宾」出品人、嘉宾大学创办人吴婷带领嘉宾大学学员走进了巴斯夫,深入了解这家企业的核心战略。
创新是第一战略
20世纪后半期,凭借对各种合成染料的研发技术和基础,巴斯夫开始了化学品创造的新征程。截至目前,这家拥有150年历史的公司经历了六个阶段:染料时期、化肥时期、新的高压合成技术发展时期、主产装置的破坏和重建时期、石油化工时期及板块多元化趋势的深化发展和全球业务拓展时期。
对于巴斯夫来说,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公司战略。巴斯夫集团副总裁沃尔夫冈·瑞奇(Wolfgang Reich)博士告诉嘉宾大学学员,巴斯夫每年在研发创新上投入20亿欧元,目前共有1500个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其中,巴斯夫大部分的研发经费都投入到了农业项目上。对巴斯夫来说,农业解决方案,一直是小而优的业务,“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对公司的利润贡献非常大。”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总裁马库斯·海尔特(Markus Heldt)曾公开表示。
在研发策略上,巴斯夫更善于发展自己的研发联合体。与大学、创业公司一起做研发工作。
研发的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
第一,生物科技方面的研发。
第二,高级材料和系统方面的研发,或者称先进材料和系统。
第三,流程研发以及化学工程。
瑞奇博士介绍说,巴斯夫在生物科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怎么保护农作物以及做一些食物是否有毒的测试。在先进材料上,主要研究纤维塑料之类的材料。而流程研发对于巴斯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整个研发中心分布在美国、中国上海、路德维希港等世界各地。
巴斯夫的理念是,公司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创新工作,需要与外部的合伙人或者合作公司合作。比如在氨的制备上,巴斯夫是与高校合作完成的。
巴斯夫集团副总裁沃尔夫冈·瑞奇(Wolfgang Reich)博士
当嘉宾大学学员问及,巴斯夫与外部机构协同创新是如何进行利益分享时,瑞奇博士坦言,他们与高校合作时,高校负责提供人力,巴斯夫会付钱给高校实验室,并负责所有的研发投入。当研发项目成功后,会付给高校知识产权费用。与公司合作,双方通过研发获得的优势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
与许多化工企业剥离并压缩业务线相反,一体化是巴斯夫经常提到的战略。对于巴斯夫来说,一体化可以通过高效利用资源来增加价值,通过生产一体化智能地连接各个生产装置。比如一个装置的废热能为其他装置提供能源;一个装置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其他装置的原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原材料和能源,还可以降低排放,减低物流成本等。据了解,这一战略能为巴斯夫每年在原料、能源等方面节省至少10亿欧元的成本,每年可减少约6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在物流方面,高度一体化每年可减少约28万辆卡车的运输。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一批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出现为整个价值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巴斯夫也在通过加大数字化技术在研发中的运用,巩固了其在化工行业具有创新能力企业的地位。瑞奇博士告诉嘉宾大学学员,巴斯夫想做大公司的同时,也想发展更多创新的内容,因此巴斯夫也在做自己的创新孵化器。
据资料显示,巴斯夫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能够实现每秒1.75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Quriosity”,它可以改变进行研发的能力。比如,它可以用来预测材料的性能、寿命、属性、结构,可以通过它获知产品是否够稳定,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发明,减少实验的次数,缩短上市的时间。有了这个计算能力之后,再加上化学上的专长就可以开发出新产品,想出很多新的具有创新型的产品。
巴斯夫超级计算机“Quriosity”
嘉宾大学学员们好奇:巴斯夫在做创新的时候,是站在利润率角度考虑,还是站在产品生命周期考虑的?
瑞奇博士表示,巴斯夫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首先是考虑利润率和增长速度。但是更重要的是,巴斯夫会考虑整体的经济环境。
加码中国市场
近日,巴斯夫对全球化工市场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目前中国化工产业生产总额占到全球总额的40%,到2030年将达到49%,这就意味着未来世界化工产业的半壁江山将在中国,因此他们必然将重心放在中国。
巴斯夫在今年的公司战略中,着重强调了布局中国市场:2019—2023年期间,在亚太地区投资约57亿欧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发生在中国。
上个月,巴斯夫亚太区涂料系统高级副总裁赵铮宇公开表示,巴斯夫在全球的研发人员超过了11000人,差不多是所有员工人数的10%。据追溯,2010年时,巴斯夫只有少数的研发工作放在亚太地区进行。但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化学品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多,巴斯夫改变了研发态度,将“在中国制造”进一步拓展到“在中国研发”,同时继续进行投资,保证有足够的研发能力。赵铮宇预计,到2020年,巴斯夫全球涂料部30%的研发人员将会在亚洲进行工作。
学员声音
吴纲
视界传媒创始人
企业slogan千万条,你却只能记住最打动你的那一条。巴斯夫的slogan就是这么一条:
“The future doesn’t just happen,We create it!”
“未来难料,咱们创造!”
张生太
华盖资本早期板块合伙人
我把巴斯夫列为坚定持有,BASF已经成为行业代名词,有很好的护城河,也有极强的应对变化与协同创新能力,使命愿景价值观是走访的这几家公司中最深刻的,文化最深厚的。这家企业会走得更远更高,属于长期慢牛走势,可以长期持有。
祝同学们企业都能如BASF的使命 “we create chemistry”一样,we create 商学、we create VC、we create 影视剧、we create 火锅……
朱建强
兴康化工创始人
来到巴斯夫,恢宏而又略显陈旧的化工城仿佛在诉说它那漫长且光荣的历史。而置身于展示厅和会议大厅,它却又在向我们展示它年轻的未来,以及一个崭新巴斯夫。这一切如何发生?一位气定神闲的巴斯夫创新主席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一切:每年约销售额3%的持续费用投入,与全世界顶尖高校的合作,首席创新官的不断推进——创新成为公司的另一个引擎。
来到巴斯夫,我得到的启示就是:再牛的公司也要不断创新,创新要有专人负责,要广泛引智,要真心投入真金白银在未来的项目上。我们好像做了,但远远不够。
曹琦
久有基金联合创始人
个体旅游只是走马观花,嘉宾大学之行才是真正的深度访学,有机会深入著名企业内部,面对面跟企业家交流,收获满满。
参观这些企业,直观地看到了他们管理企业的先进经验,看到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看到了团队的通力协作——不体现个人主义,只强调Teamwork……这些软实力充分体现在每个人灿烂的笑容上,体现在扎根于员工心中的纪律和秩序上。
吴晓苏
意汇传媒创始人
我对巴斯夫的化工厂印象很深。那里就像电影里搭建的宏大场景,让人直观感受到:这是个超级重的庞然大物。
“重”这个字近几年在中国的创投圈恐怕不是个好词,如果一个投资人对创业者说“你们做的太重了”,恐怕十有八九就不会投了。大家都在追求轻模式、轻资产,但是做重真的就不好吗?
我觉得对BASF来讲,“重”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它足够坚实的壁垒。当然,这跟行业本身有关。不过,一家企业靠一百年时间累积起来的产品、生产线、体系以及品牌,是后来者很难在短期内撼动的。
它的“重”还体现在研发上,每年20亿欧元的研发费用,动辄10亿欧元的生产投入,足够震撼。它不停的加重,花大量精力在为十年二十年之后布局。这种持续的决心很让人钦佩!
杨续来
国轩电池董事长
过程管理上,巴斯夫的工厂设计以及保时捷的生产线,使用机器辅助人工,必须做到三点:复杂问题简单化,工序或工程合理分解,有效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简单问题标准化,严格按标准执行,降低因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标准问题数据化,用智能化装备和数字化平台监管、消除人工风险,最大限度保证产品品质。
创新驱动方面,在产学研的创新合作模式上,要学习巴斯夫和SAP,进一步理清优化流程体系,用好信息化工具,注重产品用户体验,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实力,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发展。
包贝尔
演员、导演
BASF强调以顾客为中心,致力为顾客解决问题;保时捷强调以人为本,让顾客从冰冷的汽车上感觉到温度;SAP也以顾客为中心,努力为客户提供软硬件及各种数据服务。
我自己在做酒业、保健品和服装生意,虽然在嘴上说着“为顾客”“为顾客”,可从头到尾,我们对顾客的重视程度、数据收集等工作都做得很不好。从德国回去后,我要继续给公司升级、梳理,甚至智能化重塑。我是一个演员,演员本身就是商品。我需要经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的顾客是谁?是观众,导演、制片,还是投资方?怎样以顾客为中心?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