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互联网健身战(二):百花齐放的年代 | 嘉宾案例
付费阅读

首页 · 2018-11-28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导读: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为传统行业注入互联网的元素,在用户运营和营销,以及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对于传统的健身行业来说,互联网能为其带来哪些变化,始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三四年来,互联网健身一度火爆,不仅出现了线上报名,线下体验的模式,共享健身房也参与其中。但是热闹过后,人们发现健身的本质始终没有变化,健身房赖以生存的核心依然是用户规模和教练资源。


互联网健身是怎么兴起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走向哪里?「我有嘉宾」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一一解读。



2014年,互联网健身行业逐渐进入发展期;2015年开始全面爆发。四五年过去了,眼见新兴的互联网健身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平台,备受各路资本追捧,超级猩猩、乐刻、光猪圈、运动社区薄荷、社交跑步应用悦跑圈等,在这两年陆续完成融资,各路知名资本站台加速跑马圈地。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健身市场,应接不暇的健身饮食概念、健身方式、健身场所让人们不胜其扰,无法抉择。市场辽阔,各路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并不单一,而是以不同的切入点,以各异的目标人群,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健身品牌。此番各路神通,谁更棋高一着?



课程教学的美好时代


在众多互联网健身平台与产品中,课程教学类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兴趣。各大平台使尽浑身解数抢占市场的过程中,有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平台赢得了相当份额的市场和资本。


流量明星Keep


Keep在2014年初出茅庐时,它是否曾想到几年后会拥有上亿体量的用户以及成为业内单笔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公司?


今年7月10日,Keep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老股东跟投。此前Keep共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6000万美元。完成D轮融资后,Keep成为互联网健身领域单笔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公司。


最新的融资将用于AI产品研发、新业务线孵化,以及健身内容的持续强化。这既是在巩固Keep的核心竞争力——内容,同时又能继续扩展新边界:从一款健身应用,到一个多元业务的体育品牌。


早在今年3月,Keep发布了两款战略级产品:家庭场景的KeepKit硬件和城市场景的Keepland健身房。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Keepland北京华贸店


目前,Keepland线下健身房在北京华贸开出第一家店后运营半年多,已推出人数少的 “小团课”、“混合强度训练MIXT”等课程,日常满课率达到95%,复购率80%。


Keep按次付费的模式需要更长的运营周期来实现盈亏平衡,新店的选址和扩张也会更加谨慎。据悉,Keepland今年会在一线城市全部布局,中期目标是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每个城市达到两到三家。同时,Keep国际版上线,半年用户量已达200万,已支持英语、德语、日语、泰语和西语等十几种语言。


此前Keep商业化主要靠广告和电商,今年发布了硬件和线下空间,实现电商销售周边产品品牌化,并推出KeepUP,线上改换新的变现方式:一是内容付费,以长视频的形式做教科书式系统知识讲解;二是服务商业化,做训练营,制定更适合某个用户的训练方案。


归根结底,Keep源源不断拓展疆界的两大核心是:流量与内容。


共享玩家乐刻


论资排辈,乐刻运动要比Keep小一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错过市场先机了——市场总有缺口,机会一般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乐刻主打健身共享模式,以月付制、智能化、24小时、全程无推销为特色,致力于打造“1公里健身圈”。乐刻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24小时连锁健身品牌,消费群体以18-35岁人群为主,线上活跃会员有320万。乐刻目前共获3轮融资,C轮约3亿人民币。


乐刻将门店面积定为350-500平米,店内拥有操房、私教区、器械区、更衣室等功能区域。还通过扫码进场、线上选课等全程自助的方式,增加用户体验感。24小时营业,自助式开放,随时随地健身,让教练和场地实现自由匹配。


截至目前,乐刻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庆等8大城市拥有近500家门店,门店日均客流量在300-400人次。乐刻计划未来三年开至5000家店,希望开启一个健身领域的全新阶段——打造O2O生态系统,做与健身相关的流量入口。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刻门店


今年8月,阿里巴巴前高管岑文初加盟公司成为合伙人,负责乐刻整体产品技术,全面主导服务新零售平台的搭建,赋能消费者、教练、健身房(场景),建立新生态关系。


乐刻以“健身服务”为切入口,介入服务新零售,利用线下场景所聚集的健身人群流量,靠改造线下运动健身场景,提升健身房坪效,优化健身服务,使得线下流量和线上平台产生强关联。用户全部需要借助乐刻运动APP进行约课、开门,甚至社交,储存身体数据、运动数据。


除了正常的约课、开门等工具性功能外,乐刻运动app开始在内容上做深耕,比如运动社交和知识付费。app也能方便快捷地触达每一个用户。


这个生态里,除了极具稳定性的320W+会员流量,近500家门店,还有6000+平台教练,加上店长,各个角色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所以为这些角色提供更多的服务,是乐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激发教练的能动性可能也是乐刻电商能否成功的关键,乐刻运动平台目前入驻教练6000+。教练和电商生态的建立,让乐刻运动在服务新零售领域比同业者又多了一份筹码。



改造健身馆的生意


自2015年“小而美”的互联网健身品牌异军突起开始,健身场馆就一直是健身人群关注的焦点。为了抢夺市场蛋糕,健身场馆品牌之间,以各种手段入场厮杀。其中表现优秀的种子选手,当属超级猩猩了。


超级猩猩热力赛


超级猩猩创立于2014年,主要针对25-40岁的中产阶级和准中产人群,目前线上用户超过100万,其中80%为女性用户,实际高频付费的线下用户接近10万。


公司目前共获5轮融资,2017年12月完成数亿元的C轮融资,由红杉资本和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联合发起的体育基金领投,目前估值已超过10亿元。


超级猩猩颠覆了传统的运营方式,采取不办年卡、单次付费方式,所有课程都通过微信小程序预订并缴费,随后会收到门禁密码,凭码入场、锻炼。据相关数据,北上深的下班高峰期,超级猩猩排队订单是成交订单的200%。


超级猩猩并非靠价格战获客。不同的课售价不同,价格区间在69-239元,中间有89、129、159元档。该品牌吸引用户之处在于课种丰富,其在全球引入优质课程与自主研发课程共计100种,迎合了年轻人多变、求新的需求。


目前已在全国7个城市布局了52家门店。今年3月,超级猩猩推出“100个城市运动橱窗计划”的品牌升级计划。产品上,将传统健身俱乐部的免费操房独立出来,设计改造成零售制的付费团体课,按次付费。选址上,店面均选在核心商圈内。最重要的是,超级猩猩所有门店的设计都采用全透明的落地橱窗。


据悉,超级猩猩将全面开启全国市场拓展之路,预计2018年全国拓展门店能达到100家。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级猩猩经典自助健身舱


Liking fit 7x24小时营业


成立于2016年的Liking Fit是一家24小时智能健身房品牌,目前已覆盖全国100余座城市200家店。移动应用Liking APP于2016年7月上线,线下互联网智能健身馆Liking Fit在2016年8月正式开业。


Liking Fit主打500平米左右的小型、智能化健身房,用户通过App即可完成购卡、购课、约课、数据同步等功能。下完订单后,可领到一个全智能手环。用这个手环打开店门、启动运动设备,全自助健身。由于该品牌健身房凌晨还在营业,且没有保安,因此Liking fit还给会员买了保险。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Liking Fit 手环认证


在Liking Fit的商业模式设计中,新型健身房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硬件的引入来提高门店坪效。收入除了传统的健身卡销售外,还包括B端的传统健身房改造、健身设备销售,C端的私教课程和智能硬件、运动服饰、营养餐等周边。


今年1月,Liking Fit连续完成B、C两轮共计3.5亿元融资,C轮融资完成后,Liking Fit的估值将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继乐刻运动和超级猩猩之后,行业第三家完成C轮融资的互联网健身品牌。



健身房saas系统同步出现


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前端市场战火越加猛烈,在技术终端的SaaS系统服务几乎同步出现。其中颇具代表的,要数鬼工科技。


成立于2014年的鬼工科技从SaaS切入健身房智能全生态管理系统,为健身房提供SaaS管理系统,通过给健身房提供后台管理服务软件来提高健身房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云数据平台为俱乐部设计并打造出全操作平台的运营管理系统——Kismart、Kismart移动端、KisFit会员端、KisFit微信端。同时鬼工科技结合全球领先的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还为俱乐部提供了最为稳定的智能物联(KisIOT)健身服务场景。


鬼工通过科技结合的方式,为线下健身场馆提供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健身房经营问题,围绕着服务、营销、产品、运营和管理五大方面,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全业务链的健身房管理云平台,在平台中既有服务于健身房内部管理的业务系统,也有针对健身会员使用的APP和微信端,再通过物联网技术把俱乐部管理和会员健身所使用的智能设备进行物联,实现数据的完全打通,从而打造健身新场景构建俱乐部的新形态。



AI技术赋能互联网健身


AI时代似乎可以与大多数与人相关的事物发生关联,比如健身。如果说去24小时,全自助的互联网健身房就觉得有科技感的话,那么应用ai技术改造健身的方式,也值得尝试,myShape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myShape成立于2015年,是基于3D机器视觉技术,提供新型互动式健身体验的智能私人教练。产品实时捕捉全身3D动作数据,比对专业教练标准动作,用户的每个动作都能实时获得评分和纠错提示,让用户即刻获得专业指导,准确地把健身动作做到位,安全有效地完成健身计划。


技术上,通过公开数据与自采数据反复对健身动作与姿态做模拟与训练,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已经高于95%,能够基本满足一般健身用户的需求。其整体方案在Kinect的基础上针对准确率与抗干扰性做了优化,能够实现在几百人的场景下稳定识别出制定的用户。产品上, myShape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代替部分私教的职能。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myShape 训练示范


myShape已于近期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该品牌过去曾获元讯资本、鼎翔资本以及摩拜联合创始人夏一平的天使轮融资,至今myShape共获得超3000万人民币的股权融资。



格斗健身成市场“清流”


在人们关注点落在健身平台大众化、产品定制化、健身场馆全年化的同时,格斗健身作为新生的存在缓慢进入大众视野,24KiCK是其中的代表。


这家公司刚成立一年多,在望京开了两家店:900平米的格斗学院和300平米的格斗健身舱。24KiCK格斗舱采用了24小时营业模式,不收取年费及预付费,采用零售的模式售卖次卡。


目前,24KiCK的课程分为团课和私教课两种,出售次卡(3次/10次)和储值卡(2000元起),单次团课的价格为149元/90分钟,循环课89元/45分钟,私教课根据难度在300-800元之间。


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红海之战,Keep、乐刻究竟谁主沉浮?                                                                               24KiCK门店实景


24KiCK 于今年8月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创投、联想之星和个人投资人。据悉,本轮融资的资金一方面用于课程研发、整个服务体系和品牌的升级,另一方面则用于内部团队扩充和门店的扩张。


24KiCK填补了该市场在国内的空白,通过细化健身场景,提升用户体验、自研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收费模式,打造了高粘性的用户社区。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完成4000名注册用户及1800名付费用户的转化。


互联网健身从兴起到爆发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市场上已然发展出如此多样化的不同类型及品牌。不论产品类型如何发展,其目的仍是服务于人。短期内,难以看出哪个品类的表现更加优异。


文 | 颜晓灵